【摘 要】幼兒園科技啟蒙教育活動是進行科學素質的早期培養。通過活動,幼兒從感覺反饋中感到周圍世界是自己發現的,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獲得成功的喜悅,因而促進了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和自信心的建立和發展,并產生繼續探索操作的愿望。本文旨在從創設適宜幼兒科學探究活動的氛圍,做到幼兒動手操作在先,教師操作驗證在后,不可忽視自然角、科學桌等的重要作用,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探索等幾方面對幼兒進行科學探索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科技;探索;培養
“科技就是探秘,探秘就是樂趣。”幼兒園科技啟蒙教育活動是進行科學素質的早期培養。通過活動,幼兒從感覺反饋中感到周圍世界是自己發現的,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獲得成功的喜悅,因而促進了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和自信心的建立和發展,并產生繼續探索操作的愿望。培養幼兒愛好自然科學,需要珍視孩子們可貴的好奇心,激起幼兒探索周圍世界的愿望,并加以諄諄誘導。讓科學探索活動真正成為幼兒學科學的重要方式,由以往傳統的教師講科學、幼兒學科學,轉變為幼兒是主動的探索者,教師成為幼兒學科學的指導者,幼兒真正成為學科學的小主人。
一、要培養幼兒科技探索能力,要創設適宜幼兒科學探究活動的氛圍
幼兒年齡雖小,但求知欲強,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心,特別是對那些和生活經驗有關的,周圍經常看到的事物,幼兒可以說是百看不厭,百問不倦。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并不是教師強加給他們的,而是合適的環境,適度的、新鮮的刺激物潛移默化的結果。作為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引導者、參與者,教師首先要為幼兒的科學活動創造良好的環境。營造平等、接受、寬容的交流氛圍。平等、接受、寬容的交流氛圍是兒童大膽自由表達的基礎。教師是營造這種互動氛圍的主角。教師在兒童交流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向兒童傳遞溫暖、支持、教育的信息,運用語言和非語言引導兒童自由表達。教師應盡量利用園內的一切空間為幼兒營造一個優美的自然環境。如可在大操場上種松樹、柳樹等,走廊上種植迎春花、紫藤等;在草坪與戶外活動場地周圍種植灌樹當綠籬;這些植物既美化了幼兒園的環境,又具有遮蔭隔離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為幼兒提供了認識自然植物的教材。
二、要培養幼兒科技探索能力,要做到幼兒動手操作在先,教師操作驗證在后
孩子遇到困難時,是最容易產生創造性思維的,如果教師立即給他答案,或者事先演示,幼兒跟著做很容易就獲得了結果,就會使幼兒失去一次激發創造性思維的機會。反過來,若讓幼兒操作在先,教師操作驗證在后,不但給了幼兒探索創新的機會,幼兒還認為這個規律是自己發現的,那份驚喜、那份自豪是可想而知的。如果幼兒先看了教師的演示,再嚴格地一步一步按教師規定的步驟去做,重復教師的演示實驗,雖動了手,也有觀察,但那是被牽著鼻子走的被動的觀察,缺乏主動性;沒有獨立動腦,增長了依賴性和惰性;未能按自己設計的步驟去做,不能算真正的探索;驗證性實驗得出的結論,不能算真正的“發現”。
三、要培養幼兒科技探索能力,不可忽視自然角、科學桌等的重要作用,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探索
要培養幼兒科技探索能力,自然角、科學桌就設在教室內或陽臺上,幼兒在自由活動時間,可以隨時去那兒活動。自己決定是否參與探索,自己決定探索的內容;自己決定探索時間的長短,自己決定探索的方法;還可自己決定與同伴的協作關系,教師盡量不要干涉,只稍巡視,觀察幼兒表現,稍作啟發幫助與鼓勵即可。引導幼兒多感官觀察,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摸,用鼻子去聞,用舌頭去嘗一下,這都將有助于對事物進行全面的了解,訓練觀察的全面性,同時,也會加深該事物在頭腦中的印象。在進行科學活動時,為了保證科學活動的可操作性,我們要注意針對各年齡幼兒的身心特點精心設計各種科學活動內容和方式。此外不能再用過去那種老師講、幼兒聽,老師演示、幼兒看的方法,教師要放開手腳,不加任何干涉地讓幼兒勇于探索,并適當地加以引導,讓科學活動留下一點思考題,留下一點探索任務,讓幼兒利用業余時間去科學桌、科技角進一步擺弄,進一步全面、細致地觀察操作,幼兒在老師精心設計的活動中動手操作,動腦思考,讓幼兒經歷科學發現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通過讓幼兒親自動手感知隱含的科技原理,在動手中獲得知識,體驗發現中的快樂,進一步激發動手操作的主動性。
幼兒時期的幼兒一般對科學的術語和概念是不可能理解的,教師在教學中要顧及幼兒的直接經驗不足,不能達到某種年齡特點。教師要仔細聆聽幼兒的敘述,積極鼓勵幼兒利用各種視、聽、觸、嗅等感官探索事物,使幼兒的直接經驗得到擴展,不能急于求成,以孩子掌握了多少概念、名詞堆砌的所謂“科學道理”作為衡量教學成果的標準。幼兒只有運用多種感官感知事物,不斷地動手操作探索,反復嘗試、動腦思考,才能獲得豐富的科學知識和經驗和激發科學探索精神。
可見,探索是幼兒學習知識、發展能力的必要途徑。我們處在一個科技不斷發展、不斷更新的時代。時代的發展要求幼兒園教師既要注意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又要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入手,尊重孩子的興趣需要,支持并鼓勵幼兒的科學探究活動,以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季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簡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龐麗娟.《新〈綱要〉與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3]劉占蘭,沈心燕.《讓幼兒在主動探索中學習科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