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鑒于社會的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課堂教學的要求,基于職高生自身的心理和知識特點,新的教學模式蘊育而生——情境教學法。職高生往往是被高中錄取后遺漏的部分,綜合素質較差,基礎知識不牢固,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但一般具有活躍的思維。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法”就能凸顯出重要意義,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本文根據自身在教學實踐中的親身體驗,針對“情境教學法”應用于職高數學課堂的現狀、存在問題,應用優勢以及應用策略和原則做了闡述分析,希望對廣大職高數學教師有所啟發。
【關鍵詞】情境教學;職高;數學課堂;應用策略
引言
數學是社會學科中的一門工具性學科,也是職高生必修的一門課程,在生活實踐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職高生數學基礎知識的匱乏,導致他們對數學喪失學習的原動力,沒有興趣,學習效率極為低下。基于這樣的背景,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必須要發生改變,利用新的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法”。它的內涵是教師通過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課堂角色,通過親身體驗,逐步進行問題探究,達到理解和掌握知識的最終目的。創設情境能寓教于樂,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使數學課堂變得多姿多彩,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職高數學課堂中的情境教學法應用概述
1.1應用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情境教學法在職高數學課堂中的應用也很廣泛,符合職高生在數學知識上的認知程度和掌握程度,適應他們學習數學的行為和習慣。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優化了傳統教學模式,能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彰顯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由于對情境教學法理解不夠透徹,應用不合理、不恰當,導致情境教學模式僵硬化,沒能真正發揮作用。具體可表現在以下幾方面:教學設計中設置的情境,不能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課堂秩序顯得雜亂無章;情境創設與學生生活實際、認知和發展特點以及教材教學內容聯系不夠緊密,收到的效果不突出;情境的創設流于一種形式,缺乏創新性,一味地只追求趣味性,忽略了知識性。針對以上發現,情境教學法應用于職高數學課堂存在的主要問題,歸根結底還應該從教師身上加以改進和提升。
1.2應用的前提條件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教師自身綜合素質則會影響到教學效果。雖然很多職業學校教師已經能夠實施“情境教學法”,但自身實踐素質普遍不高,嚴重影響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特別體現在利用“情境教學法”對學生進行數學素養的培養。所以,教師要能更好地駕馭“情境教學法”,達到運用自如,那么教師的數學實踐綜合素養必須要“更上一層樓”,具有豐富的知識和渾厚的積淀,進而通過數學課堂的情境互動過程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數學素養。因此,在職高數學課堂教學中靈活應用“情景教學法”,前提條件是提升廣大職校數學教師的綜合實踐素質。
1.3應用的優勢
基于職高生自身在學習數學學科上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更能凸顯其優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3.1情境教學法的應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探究欲望。情境教學就好比是一把篩子,它使人的情感得到凈化和提升,它能夠篩掉職高生情感中的不利于學習的消極因素,逐步幫助他們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保留具有促進作用的積極有效成分。通過這種凈化和提升后的情感體驗能更加有效地調節和參與課堂教學。
1.3.2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可以增強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為職高生學習數學提供良好的引導作用,幫助他們更好、更易地掌握數學知識,也有利于鍛煉他們的創新思維,培養職高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情境教學法的利用就好比給職高生創造了一個適合學習數學的最佳環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啟迪和暗示,善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體驗獲取知識的過程,為學習數學搭建一個構建知識的平臺。
2.職高數學課堂中情境教學法應用策略
2.1貼近生活,貼近專業,創設問題情境
職校的數學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僅會聯系到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會涉及到他們所學習的本專業課的知識。使學生通過教師創設出的一個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特點的生活情境,去發現、思考并解決問題,同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理論的提升,回歸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確實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運用于生活。比如,教授《集合的概念》一節時,教師可以創設如下的生活情境:首先設置問題,某超市進了一批貨物,包括卷紙、番茄、火腿、豆腐皮、毛毯、洗滌劑。那么,根據用途,如何把它們分為兩類,放入指定的盒子呢?這時,通過播放課件展示貨物圖片,顯示問題就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并積極思考,使學生能從實際生活實例走向知識點的學習。在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基礎之上,教師發揮引導作用,進行如下知識要點的歸納總結:卷紙、毛毯、洗滌劑屬于日常生活用品集合,番茄、火腿、豆腐皮屬于食品集合。這樣的教學情境,非常適合職高生數學基礎差的特點,便于活躍課堂,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內容。再比如,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正弦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這一節時,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正弦曲線,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注重情境教學滲透到各個學習知識點。通過圖片展示學生的手工作品《波浪》、通過視頻展現生活中的正弦波以此引入新的知識點,貼近生活、貼近專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圖片演示潮漲潮落,月圓月缺,春夏秋冬四季變換讓學生通過日常生活來理解周期性,從而逐步引導學生理解正弦函數的周期性。這樣的課堂教學生動,知識的呈現直觀易懂。
2.2講述數學歷史故事,創設教學情境
單一的授課模式使學生感到課堂的枯燥乏味。為了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一些,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適當穿插相關的數學史小故事。這樣,學生可以在栩栩如生的故事情節中經歷學習活動,輕松、愉快的氛圍使學生自然而然就學會和運用數學知識,并且記憶深刻。比如,介紹《函數》時,為了讓學生理解函數的發展階段,可以向學生介紹數學史中的小故事: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在1672年最初引入了“函數”一詞,用來表示隨曲線的變化而改變的幾何變量,如坐標、切線等;隨后他的學生瑞士數學家約翰·伯努利強調函數要用公式表示,可以把函數看作是變量和常數的任何方程和公式;接著,德國數學家狄利克雷引進了函數記號f(x),并給出了定義,指出了函數的本質。當然,教師事先可以對小故事進行加工醞釀,效果更佳。可見,通過在數學課堂中創設故事情境,可以啟迪職高生理解數學的非智力因素。
2.3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多媒體技術具有直觀性、生動性、形象性等特點,它能把很多枯燥乏味、難以理解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符合職高生在數學學科上的認知特點。比如,當講授《函數圖像的變換》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動畫展示函數圖像的向左、向右、向下、向上平移幾個單位的變化過程。學生通過動畫觀察函數圖像,積極思考,很容易就能得出平移變化后的函數表達式。同樣,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弧度制》這一節時,利用多媒體技術幾何畫板《弧度制的操作試驗》讓每一個學生動手,實際參與操作,理解角度與弧長、半徑的關系。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歸納從而引出弧度制的概念.這樣在愉悅的氛圍里,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可以得到提高,比傳統的講授更能提高學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利用學生自身的參與,進入問題情境
職高數學課堂教學中,依據職高生天性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創設適合他們的教學實踐情境,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演示,使課堂實實在在成為他們自主探究和創新、構建數學知識的主要陣地。比如,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弧度制》這一節時,結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手工制作能力強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實驗操作:
工具:一張圓形卡紙(準備半徑不同的圓),直尺,細繩,剪刀
說明:以小組為單位按要求把一張卡紙剪出一個扇形
情境A:弧長等于半徑 情境B:弧長等于半徑的2倍
情境C:弧長等于半徑的二分之一
觀察并思考問題:圓弧所對的圓心角是否會隨著半徑的變化而變化?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設置問題情境,學生通過動手強化參與意識,提高學習的興趣從而掌握數學知識要點。
3.情境教學法應用于職高數學課堂的原則
3.1情境創設與學生的心理認知和發展規律相符合
情境創設過度追求“兒童化”,不符合職高生的年齡特點、認知和發展規律。情境創設不僅要考慮形象性、實踐性和生動性,同時也要充分考慮職高生的年齡特征和數學思維的發展特點。例如,講解《集合的基本關系》時,創設了這樣的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在地面上畫上三個大圓圈;接著選擇學生共6人,男女各半;最后,進行如下操作。
先把6個學生放入“人”這個圓圈屬于A集合,再找出3個男生放入“男”這個圓圈屬于B集合,3個女生放入“女”這個圓圈屬于C集合。接著,教師提出問題:A、B、C三個集合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這樣的情境創設,雖然具有趣味性,符合職高生數學基礎知識差的特點。但由于情境內容單一,與職高生的年齡結構不符合,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不高,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幫助不大。
3.2情境創設與數學教學目標和內容以及職高生的社會需求相一致
職業教育是社會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職業教育的成敗直接關系到職高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高低。所以,無論情境創設多么生動有趣,如果脫離數學教學目標和內容,不貼近職高生的社會需求,那便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教學情境的創設應該基于教材內容和目標合理展開,并適合學生將來進入社會的基本需求,這樣才能使學生適應社會,創造性地打造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結語
總之,在職高數學課堂教學中,情境教學模式已被廣大學生所接受。通過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恰當、合理地應用情境創設,以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境式平等對話和雙向式的教學活動,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有利于創建民主、平等、活躍的課堂氛圍。另一方面,也能有效促進職高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激活他們的學習興趣,讓職高生也能真正投入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中。最終,課堂變得更加精彩和活躍,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也得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也能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魯明明.問題情境教學法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3(40期):69-69
[2]潘穎.淺談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界(上旬),2014(03)
[3]陸華青.職教數學教學“趣味性設計”嘗試[J].數理化學習,2014(09)
[4]陳瑞霞.“問題情境教學法”在職高數學教學中應用[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
[5]劉宇航.淺談情景教學法應用的現狀及其策略指導[J].教育教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