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作為初中教學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在教材、教法及學法等方面與小學存在巨大差異,如果教師在小升初過程中出現脫節,必然會導致學生難以適應初中數學學習,數學成績不斷下降,失去學習興趣。七年級作為初中數學的起始階段,數學教師要努力在中小學數學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學生能夠實現完美過渡,從而贏在數學學習的起跑線上。
【關鍵詞】小升初;數學教學;有效銜接
學生由小學升入初中后,由于數學知識面的拓展和難度的增加,往往會出現諸多的不適應問題。作為數學教師要認真研究小學與初中教學內容,使學生盡快適應初中數學教學,不斷提高數學應用能力。本文簡要談談做好小升初數學教學銜接的具體策略。
1.挖掘教材聯系,構建知識的鏈接
初中數學教材內容要比小學更復雜、抽象,在小學數學內容大多是一些自然數的運算以及幾何圖形的面積、體積的計算與應用,而初中數學中引入了負數概念,在數的運算時要時刻注意絕對值和運算符號,并且出現了代數式的計算,在圖形方面還出現了數與點的結合,這些知識對于剛入初中的學生來說,很難短時間內容完成轉變。但是中小數學知識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作為七年級數學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內容,充分了解小學教材結構和內容,注意深入挖掘其中內在的知識性聯系,避免出現因教學內容跨度大而學生跟不上的現象,從而實現了知識的順利過渡與有效遷移。
例如在教學《有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復習小學階段的整數、分數或者小數四則混合運算,這可以為有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奠定基礎。雖然有理數的混合運算要比小學的運算復雜得多,但是中小學數學在思想方法、解題思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繼承性,小學學習的“算術數”的運算技能對有理數的四則運算同樣適用,學生在小學階段具有了一定的運算技能,在本節課學習中教師可以把教學重點放在絕對值以及符號確定的問題上,這樣學生就能順利通過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教師通過挖掘出教材之間的內在聯系,可以充分了解熟悉小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使中小學數學知識形成網絡,實現教材內容的有效銜接。
2.轉變教學方法,適應教師的教學
中小學數學在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常采用直觀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多運用講解示范式、探究式、談話式等教學方法,講得比較慢、細和少,課堂容量較小,從而可以讓學生在課內基本上消化所學知識。但是,學生進入初中階段后,隨著數學知識的抽象性、難易性和嚴密性不斷增加,教師經常采用啟發式教學方式,重點給學生講解一些概念、規律性知識,并不是對每個知識講解得面面俱到,大量的練習任務需要在課外進行,需要學生對許多問題進行獨立思考。教學方式的轉變往往導致許多學生難以適應,這就需要七年級數學教師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不能操之過急,在授課時盡量采用直觀形象的實物教學法,結合具體實例或者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來進行講解,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
例如在教學《有理數的減法》這節內容時,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向學生講授有理數的減法規則,首先利用多媒體投放本地區今天的天氣預報:晴、最高氣溫5度、最低氣溫-3度,問學生今天的溫差是多少?學生立刻能夠列出算式:5-(-3),但不會計算得數,這時教師可以結合數軸為學生直觀呈現出今天的溫差,學生根據數軸很快算出今天的溫差為5+3度,這時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5-(-3)和5+3兩個算式發生的變化進行對比、觀察和討論,最后學生通過討論發現:減號變成了加號、-3變成它的相反數3,由此學生可以總結出有理數的減法規則。教師結合具體實例采用直觀形象的方式,一步步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探究,不斷提升起始年級數學教學效率。
3.重視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能力
學習方法是影響學好數學的重要因素,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指導好學生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尤其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正處于數學學習的轉型時期,要明確教材內容的側重點不同,努力掌握初中數學的學習方法,逐步完成思維上的轉變。首先要養成良好的預習復習習慣,初中數學知識與小學相比更加復雜與抽象,邏輯推理方面的內容增加了,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在上課之前要根據教師的預習提綱自覺預習,全面地理清所學知識的脈絡,明確學習的疑難問題,可以有針對性進行聽課,在課后要讓學生進行復習,及時鞏固和理解所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絕對值》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如下預習提綱:(1)了解絕對值的的幾何意義和代數意義。(2)了解絕對的性質,正確理解一個有理數的絕對值與這個有理數之間有什么關系?(3)學會求一個數的絕對值。讓學生根據提綱進行預習,并記錄下不理解和模糊的地方,然后帶著問題聽課,這樣比較具有針對性,學習效果高。其次要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認真聽講、勤于思考,要求學生根據預習情況進行聽課,在聽課時要注意細節問題,針對預習中不理解的地方聽,在聽課過程中要勤于思考,積極回答教師的問題,初中數學知識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強,學生只有認真思考,才會更好地學習數學,真正理解數學學習的本質。實踐證明,學生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盡快融入到初中數學學習中,變原來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總之,小升初數學教學的銜接是當前數學教師共同面臨的問題,對于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深入研究教材,積極轉變教學方法,加強學法指導,從而為小升初數學教學構建一座“橋梁”。
【參考文獻】
[1]李德向.小升初過程中數學教學的銜接[J].試題與研究,2015(12)
[2]卞策.“小升初”后數學學法的銜接[J].吉林教育,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