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可以結合習題課中的變式教學來進行訓練。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或方式對學生思維靈活性的培養起著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靈活性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常發現這樣的問題:課堂上教師講了一道例題,讓學生來做稍有“變臉”的題目,很多學生還是無從下手。這說明學生可能處于“思維定勢”,只是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不會變通。要改變這一狀況,必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的靈活性。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應當增強數學教學的變化性,特別是可以結合習題課中的變式教學來進行訓練。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或方式對學生思維靈活性的培養起著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下面談談本人的一些做法,僅供參考。
一、要強調一個“變”字
(1)不僅要注意形變,更要注意質變。變式題與原題之間要有明顯的差別,要使學生對每道變式題既感熟悉,又覺新鮮。從心理學角度看,新鮮的題目給學生的刺激性強,學生的興奮度高,做題時注意力集中,積極性大,思維敏捷,使訓練達到較好的效果。在設計時,要努力做到變中求“活”,變中求“新”,變中求“異”。(2)要使這種變式是一種有層次的過程性變式。過程性變式主要是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有層次地推進,使學生積累概念的認知經驗,逐步達到對概念本質的理解。
案例一、求證:順次連接平行四邊形各邊中點所得到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變式1.求證:順次連接矩形各邊中點所得到的四邊形是菱形。
變式2.求證:順次連接菱形各邊中點所得到的四邊形是矩形。
變式3.求證:順次連接正方形形各邊中點所得到的四邊形是正方形。
以上情境中,對原情境進行了3個變式,但這樣的變式是在同一程度下的變式,變得過于簡單。過于簡單的變式題會讓學生認為是“重復勞動”,影響他們的思維質量。我們不妨這樣來操作:
求證:順次連接平行四邊形各邊中點所得到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變式1. 如圖1,在四邊形ABCD中,E、F、G、H分別是AB、BD、DC、AC的中點,要使四邊形EFGH是菱形,四邊形ABCD還應滿足的一個條件是_____。
變式2.請你設計一個中點四邊形為正方形,但原四邊形又不是正方形,并說出方法。
這樣的變式,避免了僅僅停留在形式上的“變”,而是把握數學概念的本質特征,使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的效果。
二、要講究一個“度”字
(1)變式題要有一定的難度,才能對學生有挑戰性,才能調動學生積極思考。(2)變式題更要有一定的梯度。這個難度要由易到難,由熟到疏,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新問題要貼近學生思維水平的最近發展區,要讓學生經過思考和努力能夠達到目標,讓學生在積極的探究后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恰當的變式,可以給學生的知識與知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學生在已知的水平和未知的水平之間自然過渡。(3)變式題要有一定高度,練習避免學生在低水平層次之間反復的重復,使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得到更寬、更廣、更深的培養。
三、要回歸到一個“同”字
題目是千變萬化的,也是做不完的,我想題目之所以要變式,是為了抓住問題的本質,得到解決問題的通法,起到以不變應萬變的效果,而不能為了變式而變式,陷學生于“題海”之中。所以我們在設計問題的變式時,不僅要考慮一題多解,更要注意習題的通法教學的設計,要能幫助學生在一組變式題中總結出某種題目的一種“通法”。
綜合以上所述,變式題如果設計得當,能夠注意到以上幾點,則會對于學生抓住問題的本質,掌握問題的發展規律,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有很大作用。在課堂教學的變式訓練中,教師要準確發現學生在知識理解、方法運用等方面的優點和不足,要給予必要的肯定和及時矯正,引導學生總結尋找突破口的方法,總結易混易錯處,歸納同類習題的共性與異性習題的聯系與區別,達到解題時會一類、通一片的目的,實現變式訓練的真正目標。
【參考文獻】
[1]奚根榮.《初中數學有效教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版
[2]吳松年.《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疑難問題操作性解讀》.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3]王華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問題診斷與教學技能應用》.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