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如今,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初中教學不再是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而是轉換成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課堂教學模式。其次,實驗教學也漸漸走進初中教學課堂,尤其是在物理課堂中,實驗教學已成為課堂的主要模式。實驗教學不僅使得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活躍,也使得學生對知識點理解更深刻。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
雖然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課堂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其有效性卻得不到實施。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物理實驗是課堂的基礎教學,是研究物理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有效的物理實驗設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和動手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物理實驗素質,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所以對于我們初中教師而言,怎樣使得物理課堂更加合理、更加高效是每一個物理教師應該思考總結的。
一、激發學生的物理興趣
在當前的物理教學中,存在這較大的弊端。首先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即使教師有著較大的熱情而學生的積極性不高,那么學生的課堂的學習效率便會降低。一方面,現如今的課堂教學中出現學生多而實驗教材少,儀器少,實驗中往往出現五、六個學生共同使用一個實驗器材的現象。個別學生會有消極的態度不參與到課堂實驗中來。另一方面,由于教師要邊講課邊實驗,注意力放在實驗操作上,沒有多余的精力管理班級紀律等等,所以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不能得到有效的激發。因此教師可以改變教學模式,通過新穎的上課模式吸引學生的興趣。
例如,教師完全可以改變教學模式,使得課堂教學更加合理。首先,因為實驗器材的限制,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如將學生分為四人一組,做實驗時讓學生兩兩做對比實驗。一組先做另一組找出其中的不足,另一組在接著同時第一組仔細觀察發現其中的不足。這樣在對比著的情況下兩組同學互相進步,也不會出現因為實驗器材不足出現部分學生不參與的現象?;蛘呓處熆梢宰寣W生走上講臺,一邊做實驗一邊講解。教師可以在邊上觀察學生的實驗操作,發現其中的不足并及時指出和改正,也可以強調其中的注意點。這樣通過學生和教師的共同配合,使得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知識點更透徹。最重要的是分組實驗有利于學生之間的溝通和動手能力的培養。
二、研讀學生,巧妙地進行課堂引導
眾所周知,物理規律和物理公式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總結得出的。我們物理教師若不能激發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那么學生的物理成績便得不到提高,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也會有所下降。所以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我認為首先要做的是正確地指導學生做實驗,在試驗中讓學生輕松的掌握物理知識。我們教師在做實驗時要充分做好課前筆記,為實驗做好充分準備。
例如,教師在做演示實驗時,必須把準確無誤的把實驗的每一個環節通過耐心的講解展現到學生的面前,另外教師還要將物理現象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最后教師要和學生一起通過演算、推導、總結得出物理結論或物理公式。所以教師一定要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尤其是在進行物理實驗時,每一個環節教師都要做到仔細認真、態度嚴謹。如需要注意的實驗程序有些看似微不足道,卻考驗著一個教師的科學實驗素養。事項。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有些同學往往會錯誤的使用溫度計,導致測不出真實的溫度,或者有些同學損壞了溫度計,造成實驗的終端。又或者在使用酒精燈時,教師做實驗前未將酒精燈的如何使用告訴學生,造成部分學生不會正確使用酒精燈加熱。所以在做物理實驗前教師要事先像學生介紹部分儀器的使用規則,對于重要的儀器教師要反復的講解強調。如,在使用酒精燈加熱時強調合理調節石棉瓦的高度;酒精燈加熱時強調應用外焰加熱;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教師應告訴學生持續的用溫度計測量水溫等等。最重要的是讓學生邊做實驗邊觀察總結。
三、結合實際情況,延伸物理實驗
實踐證明,在課堂上的物理實驗雖然能夠很大程度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都是如果教師能夠將課堂上講授課程與實際生活密切的聯系,那么會更加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這種聯系生活實際的物理課堂與學生們的實際生活經驗關聯很深切。因此,高中物理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就要注重課堂學習內容的整合梳理,盡量的讓現在學習的知識能夠和以往所學的或者是學生的生活經歷掛鉤。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一些物理現象,水的三種心態的變化,光的折射形成的現象都可以和生活有著實際的聯系。通過與學生的相互交流來借助實際案例讓學生切實體會到物理知識和生活的聯系。
在課堂實驗中教師不能僅僅做實驗而忽略了題目,所以老師在進行課堂物理實驗的時候應該選取幾道典型的難題,最好是學生不能夠很好理解的難題。首先在做試驗前讓學生進行思考。接著讓學生將題目帶進實驗操作,這樣隨著實驗的深入學生便會找到答案,同時也能溝更加深入的理解。這樣的思維方式和解體模式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為學生今后解決其他的物理題目的時候提供一些解題思路。例如在教授“物體之間的平衡力”的課題時,不僅要讓學生理解二力平衡的原理,還要讓學生們明白共點力,通過詳細地講解和深入引導來讓學生們深刻的認識。
四、結語
初中物理實驗逐漸成為了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好的實驗教學能夠帶來許多便利,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學變得生動形象,也使得學生對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更加容易理解。尤其是對于學生物理成績的提高是的不言而喻的,同時在落實素質教育方面也起到了非凡的效果。因此,作為物理教師,要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找到好的措施,耐心地講解實驗操作步驟,一步步推進實驗的進行。
【參考文獻】
[1]胡炳元.物理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廖伯琴,張大昌.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