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讓學生掌握知識,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高中化學教學中需要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進行培養,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文章主要對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的措施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中;化學;科學探究;措施
高中化學教學是高中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學生需要從中獲得各方面的能力和知識。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充分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保證學生的長遠發展。
1.增強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
高中化學知識需要通過不斷的實驗和驗證才能得出,并且高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化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學生需要掌握科學探究能力。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應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幫助學生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完善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進行積極探索和思考。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合理設置教學問題,啟發學生向正確的方向思考,通過問題來調控教學的過程,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知識。教師應采取合理的方式幫助學生學習,讓學生掌握更多化學基本概念。給學生播放一些化學實驗的操作視頻,增強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如在向學生講解鈉與水的反應時,教師若直接給學生描述反應的現象,無法使學生其產生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感受探究實驗的樂趣。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鈉塊,并讓學生將鈉塊切成黃豆大小,投入裝有水的燒杯中,觀察實驗的現象,然后加入酚酞溶液,再觀察產生的現象,讓學生充分了解實驗的原理和反應過程,掌握實驗探究的技巧。并且學生的探究能力主要是通過實驗的來進行鍛煉的,教師應讓學生從實驗中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和探索知識的能力。
2.合理安排課堂的教學內容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好的吸收化學知識,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應結合教學目標,對化學教材進行充分研究。并且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識水平來安排課堂內容,幫助學生樹立起科學的學習意識。如在進行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引導性的問題,讓學生預習思考,如溶解平衡的特征是什么?難溶物的溶解度的情況是?等問題,學生經過思考,在課堂上也能夠更快的吸收。并且學生在學習完水的電解、鹽類水解平衡等知識之后,能夠更容易理解目前學習的知識,幫助學生更有效的學習。同時教師應靈活使用實驗教材,設計合理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科學探究的意識。并且教師設計的實驗應具有很強的探究性,讓學生能夠得到思維的鍛煉。
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設計原電池,學生通過運用剛學的原電池的相關知識和條件,在實踐過程中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學的知識,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同時實驗應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實驗探究。如在進行鐵和水蒸氣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設計一套匹配的實驗裝置,同時讓學生自主探究實驗過程,分析實驗材料的獲得,如水蒸氣的制作以及化學反應中的生成物氫氣的安排。通過這種探究實驗,學生可以促進自身思維的發展,練習自身的實驗技巧。同時在實驗教學中應注意實驗的環境保護,減少其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教師在安排學生實驗時應注意控制實驗物質的用量。如在進行稀硝酸和銅的反應時,可以利用注射器來控制實驗規模,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注射器的活塞上放上一個小銅片,然后再用注射器吸取少量稀硝酸,然后立刻將注射器扎在橡皮塞上封住針孔,將注射器樹立起來,化學反應產生的氣體會推動活塞,直到注射器中的反應停止,既能控制實驗藥品用量,又能保護環境。
3.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化學理論知識,還需要讓學生掌握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教師也應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為學生設計一些新穎合理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和學習能力。教師應完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教學資源的作用,實現教學目標。同時應結合學生心理特征,并根據個體差異進行適當的引導,使得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在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時,應引導學生總結出實驗中的規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讓學生能夠熟悉探究過程,增加學生對實驗操作的認識。同時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根據探究主題獨立思考和探索,并制定出可行的實驗方案,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共同完成實驗操作,體會實驗的樂趣。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及時總結自己在實驗中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及時找出解決的方法,對化學知識有更加透徹的理解。教師在設計探究活動時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提高其團隊合作的能力和科學探究的能力。
總之,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完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合理設計教學過程,讓學生有效理解和應用所學的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