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下的高中化學內容需要教師和學生均轉變傳統的教學和學習方式。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充分啟發學生的思維,如何引導學生構建新課改提出的主動、富于個性的學習、發現式學習、探究式學習、研究性學習,其中關鍵之一就是對課堂教學的設計。運用新課改理念搞好教學設計已成為化學教學改革的焦點。
【關鍵詞】新課改;化學導學案;設計
高中化學新課改標準中“強調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關注學生的整體人格和個體差異”,其旨在構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堂教學,要學會思考,學會學習,使學生在合作、對話、探究、反思的過程中個體的生命質量得到整體提升。結合新課改的宗旨,本人在教學中十分重視課堂教學的設計,以下為我教學后并經反思對高中化學人教版選修四第四章第一節《原電池》的導學案設計,愿和大家分享、交流。
【課 題】選修四 第四章 第1節 原電池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復習原電池的構成條件
2.掌握原電池正負極判斷的方法
3.初步掌握正負極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4.了解原電池原理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原電池原理、物理知識、氧化還原知識的學習和
理解,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讓學生認識到理論知識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指導作用。
【重 點】原電池正負極判斷的方法;正負極電極反應式的書寫。
【難 點】正負極電極反應式的書寫;原電池原理的應用
【學法指導】認真閱讀教材P71—P72,完成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部分。以氧化還原反應為基礎書寫原電池正負極電極反應。
自主學習(10分鐘,結合教材,學生分組完成實驗及獨立完成填空部分)
一、原電池
1.概念:原電池是利用_____原理將_____能轉化為_____能的裝置
2.實驗探究(以鋅銅原電池為例,裝置見課本圖4-1,提供多套實驗器材,學生分組親自做實驗)
(1)現象:①有鹽橋時電流計指針_____;鋅片_____;銅片_____
②去掉鹽橋時________________
(2)原理分析
①在盛有ZnSO4溶液的燒杯中,插入的鋅片____電子,Zn被_____。鋅片為_____極,電極反應式為:_____
②在盛有CuSO4溶液的燒杯中,溶液中的Cu2+從銅片上_____電子,被_____。銅片為_____極,電極反應式為:_____
③鹽橋 成分:_____飽和溶液;離子移動方向:Cl-移向 溶液;K+移向_____溶液
作用:a.使兩個半電池溶液___________ b.使兩溶液保持___________。
(3)結論:導線中有_____通過,該裝置為一個_____
合作探究(20分鐘,結合教材學生討論完成,最終抽小組在黑板上書寫展示答案,組間互評)
【思考1】構成原電池的條件有哪些?
【思考2】判斷原電池正負極有哪些方法?
【思考3】在化學學習中,原電池的應用主要有哪些方面?
【思考4】在一塊表面無銹的鐵片(鐵碳合金)上滴一大滴含酚酞的食鹽水后可以看到液滴逐漸呈現紅色,并慢慢形成褐色的銹斑(主要成分為Fe2O3)。這是為什么?試說明產生此現象的原因?寫出有關電極反應式和相關方程式。
【典型例題】(教師可針對有疑問的同學輔導)
【例1】如圖所示的裝置中,a的金屬性比氫要強,b為碳棒,關于此裝置的各種敘述不正確的是
A.碳棒上有氣體放出,溶液酸性減弱 B.a是正極,b是負極
C.導線中有電子流動,電子從a極流到b極
D.a極上發生了氧化反應
【例2】把a、b、c、d四塊金屬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導線兩兩相連組成原電池。若a、b相連時,a為負極,c、d相連時,電流由d到c;a、c相連時c極上產生大量氣泡;b、d相連時,b上有大量氣泡產生,則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過關檢測(10分鐘,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可針對有疑問的同學輔導,最終對出錯多的題集體評講)
1.根據Zn+Cu2+=Zn2++Cu的反應原理設計一個原電池,當Zn為負極時,正極可以選用的材料是
A.鎂B.石墨 C.鋁 D.鉛
2.對教材中的鋅銅原電池工作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正極反應為:Zn—2e-=Zn2+
B.電池反應為:Zn+Cu2+=Zn2++Cu
C.在外電路中,電子從負極流向正極
D.鹽橋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3.由鋅、銅、稀硫酸組成的原電池工作時,溶液中H+的濃度變化情況為
A.不變 B.先變小后變大C.逐漸變大D.逐漸變小
4.下圖裝置能夠組成原電池的是
5.下列關于原電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構成原電池的正極和負極必須是兩種不同的金屬
B.原電池是將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
C.電子流出的一極是負極,該電極被還原
D.原電池放電時,電流的方向是從負極到正極
6.下列幾種鐵板,在鍍層被破壞后,最耐腐蝕的是_____
A.鍍鋅鐵板 B.鍍銅鐵板 C.鍍鉛鐵板 D.鍍錫鐵板
7.電工操作規程中規定不能把銅導線與鋁導線連接在一起,其中的化學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8.市場上出售的“熱敷袋”的主要成分為鐵屑、炭粉、木屑、少量氯化鈉和水等。“熱敷袋”啟用之前用塑料袋使其與空氣隔絕,啟用時,打開塑料袋輕輕揉搓就會放出熱量。使用完后,會發現有大量鐵銹存在
(1)“熱敷袋”是利用_______放出熱量。(2)炭粉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入氯化鈉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4)木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學后反思(5分鐘,學生自我總結反思)
本節課我的收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節課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文獻】
[1]化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化學選修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蘇永平.新課程背景下的化學教學設計策略[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0(5):15-17
[3]劉知新.化學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