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物教學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生物,學生能夠對自然和世界有更加深入和細致的了解。同時,生物學習的難度比較大,生物知識比較抽象,因此通過學習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綜合素養同樣能夠得到巨大的提升。在當前的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已經開始嘗試將教學的重點從知識掌握轉移到學生的能力培養。即高中生物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真正的提升。而掌握知識只是手段,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師能夠在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的生物素養的提升,讓學生真正了解生物學習的精髓。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方法與建議
高中生物教學作為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擁有更高的生物素養,能夠積極的發現問題、思考和解決問題。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比較強調學生對于書本知識的掌握,力求通過提升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但是在這樣的教學思想的影響下,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往往會陷入到死記硬背的情況中去。這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展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在教育的不斷的發展中,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專業的知識,提升學生的素養。而不是單純的讓學生在考試的時候獲得高分。這就要求現代生物教學要認識到自身的局限性,通過創新解決好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運用更加科學和有效的教學思想引導教學。
1.強調對學生的生物素養的培養
在現代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的約束,重視對學生的生物素養的培養。和應試教育相比,素質教育更加強調學生的綜合素養的提升。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核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自由的發展自己的能力,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其實這也是素質教育對現代教育的期望。傳統的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的重心放在了教師的身上,因此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成為學生關注的核心。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強調自己的教學,忽視學生的提問。甚至不少教師根本不給學生提問的機會。這種教學模式會讓學生有疑問得不到解答,同時也會影響到學生對待生物學習的態度。甚至不少學生會對生物學習產生比較消極的印象。此外,在實際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將重點放在自己認為重要的地方,即考試可能會考到的地方,因此在上課的時候教師會反復的進行強調和訓練。但是這樣的教學方法會讓學生覺得受到了極大的約束。并且在這樣的教學體制下,學生的知識體系會十分的單一,這對于學生的能力發展會造成巨大的消極影響。同時這樣的教學會嚴重的影響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學生會主動的疏離教師,甚至不敢提問題。
2.讓學生感受到生物學習的魅力
任何學習的教學都應該建立在學生的興趣上。只有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夠真正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如果學生對于學習不是真正的發自肺腑的喜愛的話,學習任務會使得學生的學習態度出現比較大的問題。此外,高中生物學習的壓力也比較大,沒有興趣作為學生的動力源泉學生很難堅持走下去。因此,教師必須要讓學生感受到生物學習的魅力,通過科學的方法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舉個例子來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實際生活和教學內容有效的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同時還能夠拉近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認知的距離,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學習質量的提升。比如在教學伴性遺傳的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的思考自己的家庭情況,然后結合書本知識進行思考,生男孩和生女孩究竟是怎樣一回事。這些內容的神秘性比較強,學生的探究欲望也會比較強烈。通過這些活動教師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生物學習的魅力。
3.有意識的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發展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有意識的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發展。這是因為現代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的提升,讓學生具備有更強的競爭力。同時,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幫助學生更好更快的理解相關的知識。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再進行了深入的思考以后得到答案。此外,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經常性的和學生進行討論。
現代高中生物教學絕不能僅僅看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應該從學生的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努力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展,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能夠有效的提升自身的能力。現代高中生物教學不僅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更加重要的是要結合實際情況,探索高中生物教學的新出路。
【參考文獻】
[1]馬雪艷.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生物教學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0(8)
[2]徐慧琴,曾麗霞,何楨,張燦,楊雪,熊麗,劉德立.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人文教育[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