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繪本閱讀對幼兒的成長有著獨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價值,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我們要通過各種方式激發幼兒繪本閱讀的樂趣,充分發揮瓷都的優勢,美化“陶瓷”繪本閱讀園地,融入“陶瓷”繪本閱讀教學,構建“陶瓷”繪本閱讀平臺,形成家園繪本合力,體驗繪本閱讀的樂趣。
【關鍵詞】繪本閱讀;審美情趣;陶瓷;閱讀樂趣;閱讀教學
閱讀是幼兒認知世界、解釋世界、融入社會、發展自我的重要過程,繪本是以簡練生動的語言和精致優美的繪畫緊密搭配而構成的兒童文學作品,具有貼近孩子生活、藝術性和文學性的相互融合、文字與繪畫和諧共處等必備的特點,它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征,能喚起幼兒閱讀的欲望,對幼兒的成長有著獨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價值,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引導幼兒愛上閱讀,我們責無旁貸。而德化又是中國著名瓷都,陶瓷藝術歷史悠久,舉世聞名,如何將兩者有效的聯系起來,通過這兩年來的實踐研究,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美化“陶瓷”繪本閱讀園地,激發幼兒審美情趣
美化幼兒園“陶瓷”繪本閱讀園地,可以給孩子們帶來美的感受,具有濃郁的審美價值,是培養孩子們審美能力的活教材。繪本閱讀非常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特征突出,而環境又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每天要接觸各種各樣的學習環境,良好的環境對激發幼兒的審美能力也尤為重要。縱觀歷代傳統陶瓷佳作,多以靜雅超然的美占主導,沒有強烈運動的線型,也沒有過于峭拔的形體。造型的態勢大多是沉穩而平和的,安定的因素起著主導作用,造型的基調是方正、端莊的,含蓄而不外露的線、面、體的變化,給人以平實、安靜的感受。在這個意義上,陶瓷的審美價值甚于功能價值。因此,我們把家鄉陶瓷資源融合到我們的繪本閱讀環境中,即美化了我們的閱讀園地又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1.增設陶瓷文化墻,讓繪本閱讀凸顯效應。
眾所周知,班級主題墻對幼兒的影響有多大,我們要創設一面以幼兒為主體而又會“說話”的陶瓷文化墻。如:我愛陶瓷,第一階段:我知道的陶藝大師;第二階段:我和陶瓷合個影;第三階段:小小設計師。幼兒可以利用早談和自由活動的時間來和同伴一起閱讀、分享這面陶瓷文化墻,不僅提高了幼兒愛家鄉的情感而且提高了幼兒繪本閱讀的能力。
2.陳列陶瓷作品展,讓繪本閱讀悅享快樂。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人的潛力行為就是適應能力,環境是兒童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要求,“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求,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上述這些都充分說明了環境的重要性。幼兒的好奇心是與身俱來的,我們在教室陳列一些陶瓷作品,先引起幼兒的好奇,然后幼兒就會自發的去觀察他們的顏色、形狀、不同等,接著孩子之間就會去交流他們所觀察到的,最后我們可以開展我是“小導游”讓孩子來介紹這些陶瓷作品。讓他們在欣賞陶瓷作品中體驗繪本閱讀的快樂。
3.布置陶藝閱讀區,讓繪本閱讀有地放矢。
閱讀區對于一個班級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如何布置一個寬松、愉悅的環境就顯得及其關鍵,因為它直接影響著幼兒愛不愛閱讀。美國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指出:“如果你能引導孩子迷上讀書,那么你所影響的不僅是孩子的未來,而且直接影響整個下一代孩子的未來。”由此可見,閱讀區環境的重要性。首先,在閱讀區墻面上粘貼有關親子陶瓷照片,如:親子一起欣賞陶瓷、親子一起制作陶瓷等,讓幼兒感受到如家般的溫馨,發自內心的喜歡去閱讀區閱讀。其次,提供一些有關陶瓷的書籍,讓幼兒慢慢地喜歡上我們的陶瓷,從而引發到去觀察、探索、閱讀 。最后,提供一些有關陶瓷的自制圖書:中小班的提供親子自制圖書、大班的可以是自己或者和同伴一起制作的自制圖書。這樣一個陶藝十足的閱讀區,既體現了以幼兒為主,又讓幼兒有選擇的空間。
二、融入“陶瓷”繪本閱讀教學,培養幼兒閱讀方法
課堂教學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讓幼兒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幼兒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在學習態度上,從“枯燥學”到“有趣學”等等。由此可見,課堂教學的重要性。而讓幼兒愛上閱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我們要滲透到各個環節中來。如:大班美術活動《青花瓷》,活動后,讓幼兒把青花瓷盤的圖片及用途裝訂成一本圖書,投放到閱讀區等。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體驗到繪本閱讀的愉快,當然在閱讀中也培養了幼兒的閱讀方法。
三、構建“陶瓷”繪本閱讀平臺,形成家園繪本合力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若只有學校而沒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沒有學校,都不能單獨地承擔起塑造人的細致、復雜的任務。我們一直把家長視為寶貴的教育資源,讓家長與我們的課題研究同步,使我們的教育形成合力,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
1.組建家庭小分隊,發揮家長合作力量。
以班級為單位,5-6個家庭一組,分時間段走進不同的陶瓷廠、陶瓷街等,讓幼兒近距離的接近陶瓷,感受陶瓷的藝術美;
2.編制陶瓷小圖書,構建繪本閱讀資源。
內容可以是有關家庭小分隊、我喜歡的陶瓷、我設計的陶瓷等等,家長把孩子說的話記錄在相對應的自制圖書上,然后拿來幼兒園和其它小朋友一起分享;
3.動手塑造小陶瓷,感悟繪本閱讀樂趣。
利用親子活動周,開展以年段為單位的親子陶塑活動,讓家長與幼兒親自來塑造自己喜愛的陶瓷,然后把這些作品展示在展示臺上。通過親身體驗、交流分享,不僅增強了親子間的感情,幼兒的語言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通過這兩年來的實踐研究,我覺得我們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把握教育契機,將陶瓷資源融入到環境創設中,為幼兒創設輕松、自主、愉快的環境,讓幼兒把陶瓷和繪本閱讀聯系在一起,培養幼兒的閱讀方法、習慣,體驗繪本閱讀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