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思想和感悟通過話語充分的表達出來,這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目前,“對話型”閱讀的教學措施提出后為初中語文的教學指明了新的方向。這種教學的方法較為民主,重在體驗。這種方法是閱讀的文本與教師和老師之間的對話過程,體現了以人文本的原則,且學習的過程較為輕松,能夠進一步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本文針對對話型閱讀教學的概念和本質出發,提出一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對話型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和措施。
【關鍵詞】初中語文;對話型閱讀;策略措施
在以往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提倡的都是“獨白式”的教學模式,所以由“獨白式”的教學措施轉化為“對話型”的教學措施并不是十分容易。新課改中支出,閱讀作為學生、教師與文本之間進行對話的一種主要的表現形式,更是一種不同思想進行交流與碰撞的過程。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充分調動自己的內在積極性,拓寬自己的思維。所以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要引入對話型的閱讀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素養,引導學生深入的思考問題和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逐漸的強化自己的對話意識,使得對話成為學習過程中的一種重要的方式。
1.對話型閱讀的分類
1.1教師同文本之間的對話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往往是教師一個人進行獨白。這樣使得學生沒有了話語權和主動權而被物化。在“對話型”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變成了精神對話的關系,都占據了主導地位。且學生能夠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其次,教師應當首先聆聽文本,對文本產生自己的理解和認知,從而更好的與學生進行理解層面的交流,便于對話的展開。
1.2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
閱讀作為一個具有個性化的行為,學生的閱讀理解不應由教師自己的分析所取代。學生應積極地與文本產生接觸,進一步感知問題,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所以,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走形式,而是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去感悟課文,激發學生在情感上的體驗,同時可以給予學生一些簡單高效的閱讀方法。
1.3教師和學生之間關于課文的對話
在教師和學生進行對話的過程中,平等比喻要觀察整個的對話過程。雙方能夠平靜的傳達自己對于課文的理解和感悟并進行交流,且要善于去聆聽對方的思想,感受其內涵,積極地去探討發現理解上的不同和偏差,并及時的做出補充。在互相交流探討的過程當中,學生往往較為稚嫩,這就要氣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和幫助啟發。
1.4學生之間進行的關于課文的交流
學生之間交流的過程是彼此的情感碰撞的過程,通過交流探討,能夠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在這一過程當中,學生及時提出問題的人也是解決問題的人,能夠愉悅的接收新的建議,不斷地豐富自我。既是講授者同時也是傾聽者,學生能夠各取所需,相互接納,體現了真正語文教學的價值。
2.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對話型閱讀教學的策略措施
2.1營造輕松的氛圍,創建融洽的情景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實施對話型的閱讀教學模式需要民主和公平的環境,否則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多多與同學進行交流和溝通,從各種方面讓學生能夠敞開心扉,融入至對話中來。學號語文的關鍵所在就是讓學生產生興趣,只有有了興趣才可以進一步的激起學生的溝通欲望。
2.2設立一定的話題來調動學生對話的熱情
在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對話的展開往往會圍繞著一定的話題。良好的話題能夠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促進了對話的順利開展和進行。教師話題的設置不應該過于繁瑣,應少但精準,且要充分的注意到相關知識點的融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且好的話題要具有一定的涵蓋性、生活性以及層次性等等。教師在選擇的過程中要偏向學生的心理特征,保證每個同學都能夠參與其中。
2.3提倡個性閱讀,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
新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一個個性化的行為,這說明了閱讀教學的本質。各個學生之間存在著生活和個性上的差異,所以在閱讀同一文章時也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和觀點。教育的本質就在于要提高每一位學生的綜合素質,最大程度的開發每位同學的潛能,機會均等。所以在教學之前,教師應了解和適應他們的差異和各自的發展水平。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有意識的去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閱讀模式。第一,教師應充分考慮到每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并從這一特點出發來設立教學的總目標,使語文的閱讀能夠適應每個人的發展需求。第二,教師應尊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獨體的感受和見解,留給學生獨立和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對學生進行及時的鼓勵和引導,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來接納不同的見解和聲音。
2.4注重聆聽,推進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
在對話型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扮演一個溫柔的聆聽者,用自己寬廣的胸懷來包容學生不同的聲音和感悟。且教師應努力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為學生指明閱讀過程中的方向,指引學生走進文章的深處。
3.結束語
對話型閱讀教學作為新時代中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很好的順應的時代的發展潮流和教育改革的一大趨勢。這種教學模式能夠豐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知識儲備,且一定程度的能夠拓寬學生的思考模式和創新思維,為成為未來創新型的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在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對話型閱讀教學研究的還不是那么的深刻。在教學的過程中,怎樣才能夠開展正確的對話并沒有形成較為完整的理論。現如今所有的探討分析以及提出的建議都是努力使這一教學模式變得更加的完善,且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教師應格外注重自身與學生以及文本之間的聯系,認識到對話閱讀和閱讀教學之間的內在聯系,努力完善對話型的教學,實現師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依平.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時間管理指導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0(5):107-108
[2]李愛蓮.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4(53):38
[3]羅桂文.探討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5):149-149
[4]萬學成.初中語文課外閱讀利弊談[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8):35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