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吉根林為蔬菜專家一點不過,因為在去年的陜西省職業農民技能大賽上,代表西安市職業菜農參賽的他,不僅成績優異,而且因其扎實的理論功底,被幾位評委老師贊譽為農民蔬菜專家。去年,農民身份的他,還被西安市農廣校聘請為職業農民培育指導老師,被西安市科技局授予農村科技示范戶,被高陵區聘請為農技專家和農業氣象專家,他的家庭農場被陜西省農業廳授予第二批示范家庭農場。
其實,早在2012年,吉根林就有一個非常正式的專家頭銜——《西北園藝》一線蔬菜專家。授予吉根林這個頭銜,是因他在服務當地蔬菜產業上的突出貢獻:一是發起成立了根林蔬菜專業合作社,把周圍村的百余大棚菜生產戶組織起來,通過技術培訓等形式推廣無公害標準化生產;二是熱心公益服務,積極與區植保站、氣象局合作,把其農資服務店作為病蟲測報點和氣象觀測點;三是依托蔬菜合作社的優勢,積極宣傳“通遠無公害蔬菜”,使其成為西安周邊一個較為知名的地產蔬菜品牌。
隨著合作社規模的逐漸擴大和社員對蔬菜綠色技術的更多需求,近年,吉根林還先后到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植保技術高級研修班”學習,去山東壽光學習“第五代大棚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等。談起被西安市農廣校聘任為職業農民培育指導老師之事,他說,除了經營農資店、組織合作社外,他還有3個蔬菜大棚,有理論,有實踐,能以一技之長多做些貢獻也光榮,另外也是給自己一個新壓力,通過授課強迫自己把蔬菜專業知識再系統學習,把經驗再總結。
吉根林還是《西北園藝》一位熱心的讀者,經常給編輯部提些小建議。特別是在2001年舉辦的一次讀者問卷調查中,由于在正常的答卷外,他還另外附紙談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議,我們就決定拜訪一下這位熱心讀者。正是這次登門拜訪,使我們一見如故成了朋友,并且對高陵“通遠大棚菜”的質量和規模也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在后來的幾年里,我們每年都要在這里與菜農搞一次“編讀座談會”,主要就得益于吉根林的熱情組織。
今年春節見面,知道根林的蔬菜科技服務產業又有了新的拓展。從去年開始,受高陵區農業局委托,他利用當地某農業園區的一個連棟溫室建起了蔬菜苗繁育供應站。他說,這既是一項新任務,也是一個很有前途的經營產業,因為目前標準化的育苗工廠還是太少,蔬菜產業的綠色化、標準化,健康的苗子是起點。問起運營的情況,他說,今年是第二年,春季幾種主要苗子銷售近300萬株。他育的苗子品種純正、長勢健壯而整齊,很受周邊菜農的認可和歡迎。
春節后至今大半年沒有見到吉根林了,不用猜,他又是在大棚里、課堂上忙活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