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委作為黨內監督的專門機關,是管黨治黨的重要力量,要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找準職責定位、充分履行職責,在落實監督責任中找準短板、補齊短板,確保監督執紀問責更有力度、更有實效。
過好“人情關”,消除不愿監督的心理“癥結”。一方面,加強紀律檢查工作,勢必得罪人,甚至“撕破臉”;另一方面,一些紀檢干部處在錯綜復雜的熟人關系中,礙于人情、利益,存在畏難情緒,敢抓敢管的意愿不強,敢于碰硬的血性不足,工作上呈現“兩少一輕”,即主動發現問題少、自辦違紀案件少、責任追究措施輕,沒有把紀律規矩真正立起來、嚴起來。如何對癥下藥?一是強化責任擔當意識。加強黨的理想信念和崇高使命教育,引導紀檢干部充分認識“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增強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按照“三嚴三實”要求全面履行職責,做到忠誠、干凈、擔當。二是建立片區協作制度。將全區8個街道(鎮)和12個派駐紀檢組劃分為5個片區,由區紀委(監察局)領導包片聯系指導;實行區紀委(監察局)點題、基層紀檢組織交叉監督檢查的新模式,必要時借助兄弟縣(市)區的紀檢力量開展監督檢查,避免“熟人”檢查畏手畏腳。三是改進提名考察機制。出臺街道紀工委(鎮紀委)書記、副書記和派駐紀檢組長提名考察辦法,完善區紀委會同組織部門實施的提名考察機制,加強履職情況評定考核,形成辯票但不唯票、憑實績選干部的用人導向。
開展“雙學雙比”,消除不能監督的本領“恐慌”。一些紀檢干部或者對政策條規不甚熟悉,或者對本職工作以外的其他紀檢業務不甚了解,或者對紀檢業務以外的相關專項業務知之甚少,或者手中拿著問題線索卻不知如何調查取證。我們將大興學思踐悟之風,開展“雙學雙比”活動,引導紀檢干部學紀檢業務、學專項業務,比服務、比能力。一是開設“學思踐悟在江北”講壇。每月開展一期專題講座研討,內容既包括紀檢業務,又包括招投標、項目監管、征地拆遷、財務、審計等相關專項業務。二是開展派駐紀檢干部專題業務培訓。區紀委各職能室專門對派駐紀檢干部開展相關紀檢業務培訓,實際工作中經常進行“面對面探討、手把手指導”,讓派駐紀檢干部盡快掌握業務、進入角色。三是開展紀檢監察綜合業務輪訓。舉辦主體班次分批培訓紀檢干部,對新任紀檢干部進行應知應會測試,對辦案庫、協審員庫人員等進行案件初核、案件審理業務培訓及比武,提升運用政策條規能力和調查能力。
改進方式方法,消除不善監督的履職“軟肋”。加強監督執紀問責,要始終奔著問題去、沖著紀律去,把紀律挺在前面。但如果以發現問題的數量多少、重要與否來衡量,一些紀檢干部其實還不善于監督,在監督中綜合運用多種手段掌握情況、核實線索、發現問題的方式方法有欠缺,影響監督工作成效。我們將一以貫之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規范監督工作,拓寬監督渠道,增強獲取問題線索的能力。一是加強面上指導。完善街道(鎮)紀檢組織履責工作規程,推行有方向、有途徑、有痕跡、有結果的“四有”監督模式;明確區紀委派駐機構履職要求,給派駐機構和被監督單位“雙向”劃定職責,引導派駐機構加強對領導班子及成員的監督。二是深化巡查工作。堅持常規巡查與專項巡查相結合,實現對街道巡查全覆蓋,擴大對區直部門的巡查,組織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巡查,開展重點領域制度執行專項巡查,著力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三是強化主動出擊。盯住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重點崗位和重點人,主動發力,落實“一對一”監督協作機制,加強對審計、巡查、信訪、司法等發現問題的排查,強化分析研判,嚴格問題線索分類處置和集中管理,把從嚴執紀要求體現在監督工作各環節、全過程。
(作者為江北區委常委、紀委書記)
責任編輯:林依臻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