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這則古訓家喻戶曉,成為諸多國人處事的信條。人人講理,則世風純正,社會和諧。不過,倘若把道理的“理”換成禮物的“禮”,成了“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其意涵便徹底顛倒。不幸,某些官員恰恰是這樣理解和踐行的。
這不,今年元旦的《報刊文摘》報道,廣西防城港商人李忠飛在網上舉報,其公司投資舊城改造項目時,與該市公積金管理中心簽訂協議,由中心向項目客戶提供公積金貸款購房服務,但后來公司并未如期獲得此項貸款。李去找中心主任羅某詢問時,羅某以親戚需要周轉資金為由,公然以借款名義索要100萬元,李只好違心奉上。沒成想,幾天后羅某再次獅子大開口,“要價”400萬元,李頓感羅某欲壑難填,斷然拒絕,此后,便遭到中心用各種手段阻止向項目客戶貸款。更離奇的是,該市副市長農某竟辱罵李忠飛舉報羅某的行為是“犯傻”:“舉報羅某,你的企業就是死路一條。你也休想從公積金與建行拿到客戶按揭款!”
縱觀本案,李忠飛是有理的。其一、“私憑文書官憑印”,中心與企業簽訂協議,蓋上殷紅公章,認真履行協議不是天經地義嗎?其二、舉報貪腐官員,乃公民正當權益,李的抗爭行為緣自企業家法治意識的覺醒,又有何不妥?令人不解的是,農副市長對貪官污吏不是義憤填膺,進而嚴肅懲治,而是欣賞、縱容;對遭受刁難的企業家不是同情、安撫,而是不屑、奚落;不是為受害者討個說法而“兩肋插刀”,而是在其受傷的心靈上“再插一刀”,真是豈有此理!別以為農某那番顛倒黑白、無異于誨淫誨的“規勸”是信口雌黃,實則是其靈魂深處真實意愿的表達,誨更別以為農某的觀念僅屬個例,實則有許多官員深諳其道。君不見,四川武勝縣住建局原總工程師唐明富有個“規矩”:“不送錢就拖著不辦,少送錢就慢慢辦”;安徽合肥新站區財政局原局長董黎明聲稱:“找我要錢,得先給我送錢”; 江蘇新沂市農機局原局長馬樹剛揚言:“為別人辦事,收禮天經地義”……這類逆天語錄和倒行逆施,貫串著一條粗暴的黑線:只要“有禮”,無理也有理,假若“無禮”,有理也無理!
看來,“有理走遍天下”要在一定條件下才能成立。首先,官員應該“出言順人心,做事循天理”,這“循天理”就是遇事找法,辦事依法。作為國民經濟的細胞,企業經營好壞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機與活力,政府部門和官員理應周到服務,在政策范圍內給予制度、資金、稅收等方面的扶持,激發其創業創新活力。同時,政府官員已經得到納稅人提供的、高于社會平均收入之上的俸祿,前來辦事者“無禮”是常態,“有禮”屬反常。然而,某些人卻把反常當正常,忘記了“有理”,習慣于“有禮”。究其原因,他們或為今天的地位曾經送過禮,如今急于回收、增值;或眼紅別人“有禮”,日子滋潤,覺得自己“無禮”吃了虧,抓住一切“商機”,“透露”自己的“雅好”、需求,提醒“獵物”投其所好;或對那些“不識趣”的“無禮者”百般刁難,逼其就范。
其次,企業要從我做起,相信“一時強弱在于力,萬古勝負在于理”,不為一時利益飲鴆止渴,面對官場敗類的勒索敢于說“不”。 去年,由中紀委宣傳部聯系的廉政文化示范點定點單位、杭州龍頭企業萬向集團帶頭,與傳化、勝達等10家企業發出倡議:在與政府部門及事業單位辦事交往過程中不贈禮、不宴請、不送土特產。萬向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不僅是支持參與政府的黨風廉政建設,對于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也是必要的。李忠飛的遭遇印證了這一點,在羅某首次索賄時,他也曾幻想“好漢不吃眼前虧”,“將100萬分裝成兩袋,放進羅某所駕車輛的后備箱”。然而,他的忍讓并未換來羅某的順暢服務,而是適得其反,助長了羅某的貪欲。李忠飛這才大徹大悟、奮起反擊,盡管此舉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兩億元,但若因此清除了一個官場蛀蟲,也算對社會作出了貢獻。
同時,各級黨委政府需要堵塞制度漏洞,通過明確權力的邊界,完善對權力的監管,限制官員的自由裁量權,讓權力在法律的框架下運行,為遏制“有禮”釜底抽薪;高揚反腐利劍,始終保持對腐敗零容忍的高壓態勢,堅決查處大案要案,讓那些挖空心思攫取“有禮”者付出慘重代價,以警效尤。
責任編輯:陳 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