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后期,在法國畫壇上,出現了印象派繪畫。印象派繼承了法國現實主義前輩畫家庫爾貝讓藝術面向當代生活的傳統,強調把光學和色彩學應用于繪畫,觀察物體在不同光線照射下的色彩變化效果,進行長期面對物象在外光下直接寫生的反復實踐,加強光色變化中表現物象的整體感和氛圍氣息,記錄瞬間的光色效果圖像,從而創造了符合科學的、新的外光畫法,豐富了繪畫的色彩領域。在畫面效果上,印象派追求光色效果,艷麗豐富的色彩挑動著人們的視神經,描繪的對象也從以往相對單一的形式轉變為面向生活方方面面生活場景。
十九世紀末正處在歐洲工業革命如火如荼的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人類社會飛速發展,工業與科技正在使人們的物質生活變得越來越富裕,這時的社會正在經歷一場大的社會變革。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使整個社會處在追逐利益的競爭中。經濟的飛速發展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貧富的巨大差別。整個社會處在矛盾叢生的對抗中。
如果把勞特雷克還原到他所處的歷史時代中,我們能清楚地看他繪畫之美的獨特性,。雖然該勞特雷克繪畫與印象派等畫家有密切的聯系,但他藝術中展現的美卻沒有混跡其中而是獨具個性,在形式美上有其獨特的表現。對勞特雷克影響很深的是德加,洗衣女,芭蕾舞女郎,咖啡屋等題材常常出現在德加的畫面上。然而德加的舞蹈顯得輕松,閑適。唯美的畫面不難看出畫家在觀察舞蹈時愜意的心境。而對于勞特雷克——紅磨坊的描繪顯得大膽真實,苛刻與夸張。在他的人物畫中,對女性的描繪是苛刻與尖銳的。即使他喜愛的模特也不例外,盡力去展示她們真實而獨特的個性。勞特雷克不僅向我們展露了娛樂場的繁華,也揭示出了法國社會的頹廢與奢靡,撕破了當時所謂公正與道德的虛偽面紗。他的作品是當時法國下層社會的真實寫照和全息濃縮。
繪畫藝術的歷史也可以說是對于人性的真實的探討的歷史過程,從古代的埃及,希臘,羅馬的藝術中就不乏對人性真實的探討,但正如德國詩人歌德所說:“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沒有不是被人思考過的,我們要做的只是試圖從新加以思考而已。”,在勞特雷克的藝術中他又一次以自己特有的視角和自己獨特的方式對于人的真實做出自己的判斷與剖析。雖然勞特雷克的作品沒有塞尚在繪畫中展現自然的永恒價值,也沒有雷諾阿在大眾舞廳的場面中描繪了健康,優美而率真的青春,在他們的作品中找不到一點與勞特雷克相類似的東西。但是,勞特雷克是這些大師中第一個專以描繪社會淫逸,以非凡的洞察力識破其本質的畫家。在勞特雷克的藝術中這種對于社會的表現并不是頌揚與贊美的華麗的形式,而是批判性的真實再現。
十九世紀藝術上的革命主要涉及那些支配性題材的程式。當時在學院中依然盛行過去的觀念,認為高貴的畫必須表現高貴的人物。工人,農民等下層社會的人只適合風俗畫場面。勞特雷克對于下層社會人們的關注與真實表現,是其藝術目標實現的方式。在勞特雷克筆下的人物真實而毫無矯揉造作,他用自己的畫筆記錄下了當時巴黎不為上層社會所知的社會底層人們的真實生存狀態。真實地再現了處于社會底層小人物生活的場景,表現了“人性多元化”的真實。
由于印象派繪畫很少反映人類生活的主題,使創作題材和內容受到很大限制。勞特雷克對于繪畫上多元化開創不僅在于他關注社會下層人物的描繪上,還在于表現形式上的開疆擴土。勞特雷克的繪畫在表現形式上深受當時日本風行的浮世繪的影響,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民族特色的藝術奇葩,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一種反映世俗生活的繪畫或者版畫,是日本一枝獨特的民族藝術奇葩。十九世紀中期開始,歐洲由日本進口茶葉,因日本茶葉的包裝紙印有浮世繪版畫圖案,其風格也影響當時的印象派畫家。在描繪對象上,浮世繪主要以市井生活為主,更多的關注尋常百姓的生活狀態,對于人性多元化的描寫更是淋漓盡致,這些題材的選擇都影響的藝術思潮的變遷,使繪畫藝術從描繪上層社會的生活景致轉變為關注大眾生活,關注個人內心世界的描繪上。在表現形式上,浮世繪更接近平面性的畫法也為勞特雷克的作品形式注入新鮮的元素,平面構成感帶來的直觀感受與印象派畫家通過自然光色的正確觀察相結合。在色彩的運用上,勞特雷克敢于明確的解放自己的色彩本能。濃烈鮮艷的色彩融合平面構成感帶來的直觀感受強烈的沖擊人們的視覺神經,為他更加鮮明的表現人性多元化狀態提供了直接有力的方式。為今后的藝術流派的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他的作品深刻的影響著后期藝術風潮的發展,為高更為代表的后印象主義和馬蒂斯為代表的野獸派的出現提供了創作靈感。
勞特雷克的繪畫無疑是意義深刻,發人深省的,獨特的藝術表現不過是用另一種方式詮釋著人性的多元化,詮釋著生活中的真與善,他將高于現實生活的藝術美降到了一個現實的層面中使作為藝術接受的大眾能夠通過他的作品產生對生活的思考與感悟,通過對人性多元化的表現,最大限度的還原了生活,讓我們能夠在其中體會他內心的執著與善良,對人性的關懷,對生活的反思,對社會陰暗的控訴,他用心靈去感受一切,用眼光度量一切,最后用畫筆其注釋一切,最終成就了他獨特而偉大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