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產學研結合是實現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職能的內在要求,是實現高校與企業的優勢互補主要措施。隨著科技的發展,如今高職教育培養的人才不僅要具有技術適應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創造力和研發能力。因此,為適應社會的發展,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 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是我國高職教育今后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本文討論產學研道路的必要性,分析了當前產學研道路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最后對產學研道路進行的展望。
關鍵詞:高職教育;產學研;存在問題;解決途徑
一、高職教育的發展及其產學研道路的必要性
本文所指的產學研合作教育主要限制在高等職業教育領域。產學研合作教育是指學校通過與產業、企業界的合作共同培養人才。
為了培養高技能技術人才,高職教育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和發展。20世紀初,由于職業技術學院的快速發展,直接刺激了高等職業教育的興起。同時,高職業教育發展反過來也促進了我國社會的建設。然而,我國高職教育規模過度擴展之后, 面臨眾多發展的困難和問題。其中高職院校生源惡化是不可避免的問題 [1]。
我國當下的高職教育依然在一味地強調人對技術的適應能力,突出培養學生的崗位技能。在人與技術的關系方面,人成了配角,技術反而成了主角。隨著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專門化的職業教育將難以適應技術發展要求,必須拓寬人才培養基礎,加強通識能力。走產學研道路以應對技術變化的要求,培養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由此可見,單一的精英型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社會發展的需要。技術只是一種手段,是為人類服務的工具,但在職業教育實踐中卻有意無意地將手段當成了目的。人的個性與創造性卻視而不見甚至是扼殺。因此,為適應社會的發展,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 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是我國高職教育今后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
二、產學研進程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高職院校對產學研的理解、認識不夠,態度不夠端正
產學研結合對普通高校來說是一個老命題,而對我國高職院校卻是一個熱門的話題。至今我國還有不少院校把校企合作視為應付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監督評估的權宜之計,認為校企合作不過是偶爾聘請企業人員上上課或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實習[2]。
現階段我國的很大一部分高職院校是由以前的中職院校升格而來,學校雖然升格,但是師資力量卻沒有明顯變化,因此所帶來的問題就有教育觀念落后。不健全的觀念導致對高職院校的辦學資金注入較少,院校設備缺乏或陳舊,其先進性、全面性受到局限,學生的實踐環節就受到了致命的阻礙。所以,高職院校必須提高全體教職工對產學研結合的重要意義的認識。
(二)高職院校與企業進行產學研結合存在諸多困難
一方面高職院校在資金方面能投入用于開展產學研結合的資金有限,校內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校辦工廠的建設以及學校科研機構的建立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另一方面現今許多企業存在重視當前效益,不愿花費額外的資金用于研發新產品,提升現有產品的競爭力。這也就導致了這類企業對與高職院校建設產學研結合抱消極態度。其次,當地的政府部門對高職院校與企業建立產學研結合所起到的引導、支持作用不夠凸顯[3]。最后,社會對高職院校發展產學研道路持質疑的態度,認為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就學徒、工人,沒有前途。
三、解決途徑及辦法
(一)高職院校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
高職院校自身能力的缺陷。目前,高職院校在推動校企合作發展的進程中日益顯示出力不從心。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經過研究發現目前高職院校自身能力的不足主要表現在師資力量薄弱、科研能力較弱、實驗設備缺乏等方面。要爭取做到把企業搬到學校,共同開發研究新產品,培養高素質、綜合性人才。
(二)企業自身的產學研合作能力不高限制其在合作中作用的發揮
企業自身合作能力存在的問題。由于企業的時間、資金與資源難以協調。在充滿競爭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少行業和企業很難長期的、穩定的、全面滿足高職院校的教學需要。許多學者研究發現目前多數企業給予院校的資助大都停留在捐助教學設備,提供實習基地,培訓員工,項目支持等方面。這種合作離真正意義上的校企合作目標---建立起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環機制,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組合與共享,將職業教育資源的勢能轉化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實現辦學的整體效益相去甚遠。
(三)政府部門在高職院校發展產學研合作中起積極引導的作用
政府部門尤其是相關的與企業和高校相關聯的部門,應當積極推動高職院校發展產學研合作,作為聯系高校和企業的一個中間橋梁,將手中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高校發展產學研合作道路,這是一個對高校、企業以及政府都有利的合作模式。
四、總結
產學研合作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但是高職院校在產學研合作這條道路上還有諸多的困難,這些困難既來自于高職院校本身,也來自于相關的企業以及當地的政府部門。高職院校不同于普通的本科院校,對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而言,發展產學研合作教育是必由之路。
高職院校在產學研合作教育中“學”是主體,“產”、“研”是兩翼,關鍵是通過高職教育中的“學”與企業或科研院所的“產”或“研”過程結合,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就業競爭能力等綜合素質[4]。
參考文獻:
[1]李劍平.高職遭生源萎縮困境.教育部將試點職教“立交橋”[N].中國青年報,2011.01.25(8).
[2]朱春輝.當前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9(30).34-35.
[3]邱煌明.湖南高職教育“產學研”相結合問題研究[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9):96-97.
[4]王秀清,馬俊哲.強化產學研結合突出高職教育特色[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