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嚴三實”是貫穿著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基本原則和內在要求,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和政治品格,豐富和發展了黨的建設理論,明確了共產黨員的修身之本,為新形勢下民辦高校黨建工作和發展提供了重要依據和強大動力,也是推進民辦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的重要保證。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必將進一步端正黨風,帶動學風、教風、校風,推進民辦高校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快速發展。
一、落實“三嚴三實”要求,開拓民辦高校發展之路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和面對職業教育“多元化、系統化、信息化、國際化”的新形勢,民辦高校生源的一再下滑,導致不少民辦高校生存陷入困境。我們民辦高校黨組織必須促進辦學思想的轉變,弘揚黨的優良傳統,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以“愛,良知和責任”為重點,培養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推行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和學生成長在活動中的教育理念;為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及高質量的就業和發展。要求各系形成一個對外開放,深化交流,對內深度校企融合,創辦社會需要的新專業,扶持特色、優勢和品牌專業;以專業建設為以基礎、結合人才培養創辦經濟實體;強化各項管理, 基本形成每個系都有特色專業,對外交流基本形成對外留學、游學“三國一區”的架構機制(三國一區:英國、西班牙、新西蘭和臺灣地區),為學生走出國(境)門,開闊視野,鍛煉能力,提高了外語水平,增強了就業形勢,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開拓了民辦高校的發展之路。
二、錘煉“三嚴三實”作風,擔負學校改革發展重任
習近平總書記講的“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和強調的要做“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民辦高校正處在深化綜合改革、推進依法治校、促進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更是各院校爬坡過坎、強化內涵建設的重要關口。適應新常態,迎接新挑戰,實現新作為,關鍵在于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守紀律的干部隊伍。要把“三嚴三實”作為凈化思想的武器、對照檢查的準繩、整風整改的標準,立起修身為官謀事做人的標桿。我院秉承黨的講規矩,實事求是的態度,對我院中層以上領導干部實行競聘上崗的制度,聘任為中層或校長助理,滿一年后考核合格者得到任用,我院先后有18名助理相繼競聘考核成功后作為我院的中層干部。
同時,我院采取三個“堅持”的做法,建設“三嚴三實”教師隊伍:一是堅持從嚴從實的治學態度,劃定師德紅線,切實把好教師準入、管理、教育等各個環節,引導教師修師德、強師能、鑄師魂。為進一步弘揚培黎30多年來的辦學理念和經驗、辦學優勢和特色、社會聲譽和人脈,堅持“手腦并用,創造分析”的校訓,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教師隊伍建設,與市場前沿和企業對接。二是堅持安排一批專任教師到企業培訓交流,到臺灣一些民辦大學住校進修研修學習相關課程和教學方法,收獲很大。三是加大力度聘用行業、企業領導與技術骨干為專業授課教師。
三、弘揚“三嚴三實”優良傳統 ,凝聚民辦高校建設的強大力量
(一)要堅定黨的優良傳統和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抵制歪風邪氣。為人要做到以德為先,以“三嚴三實”標準要求黨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院黨委堅持開門搞活動,采取上門訪談、個別約談、發放征求意見表、設立意見箱、電子郵箱和召開座談會,面對面等多種方式地聽取基層師生的意見,進一步提高教育管理能力和服務師生的能力。
(二)要努力踐行“三嚴三實”要求,提高行動的自覺性。大力開展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支部、進頭腦,要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使點子、政策、方案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精神,不好高騖遠,不脫離實際。增強黨員干部和師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
(三)要加強制度建設,努力建立 “三嚴三實”長效機制。牢固樹立“守紀律、講規矩”的意識,嚴格遵守黨的規章制度,建立健全民辦高校配套制度體系,我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干部績效考評機制;完善校內工資薪酬方案和增資調整配套措施;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建立現有專業優化機制,拓展招生渠道,完善學生學籍管理制度;推進“青春護照”工程,加強學習志愿服務與實踐活動,全面落實育人“以學生為本”理念,構建思想引領、文化育人、學業指導、科技創新、就業創業服務、困難群體幫扶“六位一體”的學生發展輔導體系。強化以人為本的制度建設,并且重視貫徹執行,落到實處。
(四)要勇于擔當,強化責任意識,努力以“三嚴三實”的精神狀態推動民辦高校工作任務的落實。切實了解和解決好廣大師生員工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重點做好改善學生學習生活條件、實施大學生就業促進計劃、建設校園環境、提高教職工待遇等工作,牢固樹立為師生服務的意識。我院自籌資金改造學生公寓的電力系統和設施,改造大學生活動中心和維修運動場地,加強公寓、教學、科研 實驗用房、圖書館、教師辦公用房等基礎設施改造、修繕,努力改善師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消除校園安全隱患。同時,還要充分發揮學院在區位、資源等方面的優勢,鼓勵有條件的處室系多渠道籌措整改所需資金。實現了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
(五)要提高“三嚴三實”價值追求,弘揚校園文化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凝聚民辦高校發展的正能量。尋找榜樣,學習先進典型人物做法,將“三嚴三實”與校園文化精神有機結合,營造“嚴”和“實”的文化氛圍。將“三嚴三實”融入學校文化建設中,發揮文化育人功能,使“嚴”和“實”成為民辦高校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和價值追求,凝聚民辦高校發展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