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與其它社會科學相比,二語習得研究是個新領域。關于它的研究大都借用母語研究、教育學研究或其他相關學科的方法。習得一般指幼兒在自然的語言環境中,通過言語交際活動,不知不覺地獲得第一語言(通常是母語)的過程。本文筆者以輸出為導向,借助大學英語課程中聽說課這一教學內容,大膽的實踐實景教學模式,讓學生可以摒棄以往的學習習慣,自覺搜羅相關主題的資料,模擬真實的場景,進行互助式角色轉換,讓學生體驗二語習得這一新教學模式。
關鍵詞:輸出;實景教學模式;大學英語;聽說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迫切需要一批通曉英語的可用人才。為適應國家發展對人才的渴求, 高校英語教師要摒棄以應試為主的啞巴式、填鴨式、教師演講式教學模式,通過實景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聽、說等英語應用能力。
一、大學英語教學現狀
作為公共必修科目,應用技術型院校的大學英語學習在課程設置、教學資源配備、學時和學習氛圍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由于課時的限制,大多數高校大學英語課程只開設了以灌輸為主的讀寫和聽力課型。教學內容與學生專業知識和日常生活相脫節,學生大多對語言要點進行分類或強制式機械記憶,從而使語篇內容與表達方式之間發生嚴重的脫節,而學生的而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幾乎為零。
二、輸出的導向作用與實景教學模式
(一)理論與模式
從語言交往的角度來看,有輸入也有輸出。輸出有助于鞏固可理解的輸入內容。輸入的內容時間一久很容易忘記,退化為消極輸入內容,正是通過操練可以幫助學生記牢已輸入的內容。從口語教學的內容與目標來看(文秋芳 2001:25),口語操練也是必要的。
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會嚴重影響對語言的學習,中國英語學習者最缺乏的就是語言環境,加之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落后,許多學生感到英語學習枯燥無味,產生畏難情緒,導致學校英語教學水平低下,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不理想。
實景教學模式來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能使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英語,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語感,有利于學生聽和說能力的提高。
獨立學院正在向穩步地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新型的大學承載著更加繁重的社會責任,為社會輸送大批的應用技術型可用人才是應用技術型學院的使命。英語應用能力和專業能力同樣決定著畢業生從高校邁出去的步子有多大,有多自信。
(二)實景教學模式的實踐
首先,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在規定組別的基礎上設定相應數量的貼近生活、工作或者學習的話題。讓學生主動選擇合適自己的話題。小組合作共同完成針對具體話題的任務。包括,資料的搜集、整理和教學(在這個環節教師扮演助教或者督導的角色,幫助學生把任務完成的更好)。
其次,學生和學生溝通起來更加容易接受,所以讓每一組完成基礎資料教學的小組負責情景對話的編排。學生在小組研究學習的過程中必定掌握海量資源;在課堂上呈現情景時便更容易讓其他同學學到知識和要點。這是知識輸出和輸入的雙向過程。
最后,實景教學模式深入大學英語課堂也必須有相應的課堂評估體系的相應改動。教師應該把權力下放到每一組。也就是說每組可以就自己負責的話題,對其他組別的參與度給出過程性評價,作為老師給的終結性評價的參考。這是主動的知識輸出過程。
起導向作用的輸出理論要求學習者主動的把收集的資料通過聽說的方式進行實踐。而在大量輸入的前提下進行有目的的輸出操練,便能迅速提高聽說的能力。因此,在聽說課中,如何做好輸出操練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話題。
三、如何完善實景教學模式
(一)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即使同為實景教學模式,不同的高校也會采用不同的課堂呈現形式,而培養人才主要是通過教學活動來完成的,因此,強化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素質尤為重要。大學英語的實景教學模式要求相應的教學方法應該視具體學生情況而定,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課堂及課下反饋及時作出響應必要時教學方式要及時轉變,這種教學方式不應只是對公辦院校教學方式的簡單復制,而應該逐漸摸索總結出適合本院學生特點的獨特方法。
(二)根據學生特點選擇恰當的實景模式
不同的學生因為性格原因對不同的教學方法也有不同的接受程度,實景教學方法雖然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但對一些性格內向,偏靜的學生來說可能并不是太適合,因此即使采用實景教學模式進行英語教學,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自身的基礎承受能力,因材施教,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四、結論
大學英語與初高中英語教學不同的是,它更強調學生對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雖沒有完全擺脫應試的教學思想的牽絆,但是口語交際實戰運用成為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核心思想。對于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而言,重點工作就是培養社會可用人才,所以應該通過不斷應用更具引發興趣的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實景教學模式可以巧妙的將聽說能力結合在一起,對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和協作精神都有極大幫助。這種教學模式的運用仍在起步階段,所以需要各大學院不斷的反思總結自身的現有問題,才能廣泛有效地應用到大學英語的教學中。
參考文獻:
[1]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Ltd,1981.
[2]李紅葉.教育原則和信息技術:誰是主宰者?——基于多媒體網絡的英語教學模式中的教學法探討[J].外語界,2004.
[3]陳艷.任務型教學法和情景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綜合應用[J].大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