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生命教育”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解讀文本,認識生命本源,感悟生命魅力,領悟生命的價值,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通過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傳授語文知識與人文素質培養有機結合,控制學生學習中的負面情緒,提高學習效率,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通過開展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引領學生學會生存,關愛他人,感悟親情,增強對生命的感受和體驗,提升生命質量;通過師生同讀經典,共寫隨筆,在合作與交流中體驗成長的快樂和生活的幸福,使教育過程成為愉悅師生生命的過程。進而讓學生學會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關 鍵 詞】 生命教育;小學語文;實踐
當今社會,生命教育迫在眉睫,一樁樁生命的慘痛案例,無不痛心疾首。作為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育不只是“工具”,更應該多多關注教育的“人文性”。《語文課程標準》的出臺更讓語文教師明白:關注生命,培養生命意識是語文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體現,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學科中滲透生命教育是一種責任。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能夠激發學生的主體認知和行為實踐,最終達到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生命觀的目標過程。那么,何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包括生命認知教育、生命倫理教育和生命發展教育三個組成部分。生命認知教育主要是幫助學生了解生命的起源與發展,了解生命的有關知識;生命倫理教育主要是幫助學生學會尊重生命、珍愛生命,認識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掌握基本的生命倫理規范;生命發展教育主要幫助學生學會從生理、心理、意志、情感等方面發展生命,提高生命的質量。
語文學科成為進行生命教育的重要資源,許多課文包含著豐富的生命教育材料。
一、以教材為載體,讓“生命”入腦
熟讀新課程標準,深挖教材,以小學語文教材中課文(《鹿和狼的故事》《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生命 生命》《花的勇氣》《永生的眼睛》《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橋》《七律 長征》《有的人》)中相關內容為載體,引導學生通過解讀文本,認識生命本源,感悟生命魅力,領悟生命的價值,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通過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傳授語文知識與人文素質培養有機結合,控制學生學習中的負性情緒,提高學習效率,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生命”入腦,知道生命是什么?生命怎么樣?如何讓生命有價值?通過學生的學后感,可得知學生學有所得,正確認識生命。
二、以活動為輔助,讓“生命”入心
1. “道德講堂”。講身邊道德故事,用榜樣的魅力吸引孩子們知道如何做。設身處地地去想想,去比較,端正生命態度。
2. “法制宣傳”。讓學生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理智對待生命。人是有思想的高級動物,要脫離沖動的本性,實為不易,這就需要我們當老師的誨人不倦。教書容易,育人是漫長的工程。
3. 勵志電影的收看。用榜樣激勵孩子,提高生命的抗挫能力。這些題材都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經提煉,傳播正能量,然后再讓學生結合生活,讓學生懂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
4. 豐富的社會實踐。野炊,觀察種子發芽中的生命力,讀一本生命價值的書籍。讓學生在活動中磨礪自己,成就自己。
通過開展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引領學生學會生存,關愛他人,感悟親情,增強對生命的感受和體驗,提升生命質量;通過師生同讀經典,共寫隨筆,在合作與交流中體驗成長的快樂和生活的幸福,使教育過程成為愉悅師生生命的過程,進而讓學生學會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三、以測試為印證,讓“生命”入骨
為了印證我們的“生命教育”入腦入心否,通過第一次《生命觀的測試》調查中,根據學生答卷情況發現:①100%的學生知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②20%的學生有生的責任,卻很少有學生思索:為什么活?怎樣活?③大道理大多學生都懂,也會說,但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多數同學就會失去理智。④從答題中,52位學生中就有52%對老師有芥蒂之心;對于家長,諸如不理解、不滿、委屈的有67%。⑤班上70%以上的學生心是浮躁的,不能靜不下心來好好想想為什么會這樣,我是不是做錯了?是不是說錯了?是不是想錯了?⑥調查中有58%的學生有阿Q精神。根據此,我們實驗組有的放矢,做好部署,最后再進行一次《生命觀的測試》,讓學生前后比對自己的答案,結合所學所感,讓學生深刻反思自己,從而讓自己對生命的對與錯進行思考,真正達到“內省”的目的,知道了內省,“生命”就入骨了,學生就會少了沖動,多了理智,作為老師就少了憂心。
語文課程的人文性使得語文教學內容中包含著豐富的生命教育內容,《語文課程標準》認為:點化和潤澤生命是教育之核心,是教育之本。實施素質教育離不開生命教育。生命是素質的載體,沒有生命,就沒有素質。社會主義道德大廈的構建只有在“生命教育”的基礎上才能建成。沒有生命,無道德可言;不講生命教育,自然也會使道德教育落空。因此,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讓我們在語文教學中關注生命教育,力爭達到袁衛星老師那如詩如畫的生命美景!
【參考文獻】
[1] 向乾惠. 淺談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生命教育[J]. 神州,2012(20).
[2] 王根法. 讓學生感悟生命的意義——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J]. 職業·下旬刊,2010(2).
[3] 杰克·倫敦. 熱愛生命[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
[4] 史鐵生. 我與地壇[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5] 李堅. 生命的意義[M]. 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13.
[6] 奧斯特洛夫斯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M]. 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7] 海倫·凱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M]. 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