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型】 唱歌綜合課
一、教材分析:《我的祖家是歌鄉(xiāng)》是高山族民歌,流傳在臺灣高雄、臺東一帶,屬舞歌類的“歡樂舞曲”,歌曲為c羽調(diào)式,2/4拍,小快板速度,單樂段結(jié)構(gòu),由4個樂句組成,歌曲情緒歡快、活潑,帶有舞蹈性。這首歌通過贊美祖祖輩輩下唱歌的風俗習慣來表現(xiàn)高山族人憧憬美好幸福生活的思想情感。
二、教法:本課主要圍繞臺灣高山族民歌《我的祖家是歌鄉(xiāng)》展開教學,教學中,通過讓學生欣賞、演唱、參與音樂實踐,充分體會歌曲特點,并盡量借助音樂、畫面、文字等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觀看、演唱、律動、舞蹈等藝術(shù)活動,調(diào)動各種感官感受臺灣高山族民歌特色,并對與相關的音樂文化感興趣。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能夠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我的祖家是歌鄉(xiāng)》。
2. 能力目標:能積極參與民歌的聆聽、演唱及伴奏、舞蹈等實踐活動,并在體驗、探究、合作的過程中,積累藝術(shù)表現(xiàn)以及與他人合作的經(jīng)驗。
3. 情感目標:能夠喜歡臺灣及臺灣高山族民歌,并對與其相關的音樂文化感興趣。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我的祖家是歌鄉(xiāng)》
教學難點:1. 歌曲情感及美感的把握及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的積極態(tài)度。
2. 歌曲第二樂句的準確性。
五、教具:多媒體、鋼琴、竹竿
六、教學過程:
這一部分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情境導入:
A:教師活動:
1. 導入語:同學們我們的國家有多少個民族呢?(56個)56個民族中國地大物博,56個民族繁衍生息在這塊富饒的土地上,我們?nèi)ミ^美麗的新疆,也到過古老而神秘的“世界屋脊”——西藏,今天,老師就要和同學們一起到祖國的東南沿海去看看。
2. 多媒體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及代表臺灣高山族的圖片。
設問:通過對歌曲及圖片的欣賞你能猜出這是哪一個民族嗎?
生:臺灣高山族。
3. 教師總結(jié):高山族是居住在臺灣省的少數(shù)民族。主要居住在臺灣省臺灣本島的山地和東部沿海縱谷平原以及蘭嶼上。海拔500至2000米,屬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森林覆蓋面積大,素有“森林寶庫”的美譽。臺灣當局稱之“山地同胞”,簡稱“山胞”,民族歷史悠久。
設問:對于這樣一個古老的民族同學們對于它的音樂文化了解多少呢?
B:學生活動:進入狀態(tài),了解新知
1. 了解了高山族知識,并對它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2. 積極思維,探求新知。
3. 知識點:
高山族:地理位置、地理環(huán)境、民族服飾、生活習俗。
【評析】 由學生都知道的問題引入新課,并在欣賞中逐步認知新課內(nèi)容。利用音樂及圖片的欣賞導入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新課的開始融入對高山族的探索,引起學生們探索的興趣,為下面的學習做鋪墊。
(二)明確目標
A:教師活動:
1. 感受體驗
欣賞:在背景《我的祖家是歌鄉(xiāng)》音樂聲中,再次欣賞臺灣及高山族的地理風光,風俗人情等圖片。
設問:在欣賞中同學們了解到那些高山族知識?
生:……
2. 投放學習目標,進行必要提示
①朗讀:生齊讀歌詞,熟悉歌詞、交流詞意。
②哼唱:學生隨范唱哼唱3遍(教師引導學生打拍子)
第一遍:交流歌曲的速度及情緒(歡快、活潑)
第二遍:感受旋律特點并交流(一、二句相似,整個旋律走向向下)
第三遍:熟悉歌曲旋律,能演唱簡單的樂句
3. 指導學生明確重難點
重點:學會歌曲《我的祖家是歌鄉(xiāng)》
難點:對歌曲情緒的把握及歌曲第二樂句節(jié)拍的掌握。
4. 練唱
①教師彈奏,學生唱詞和譜,找出難點處反復聽、唱或教唱
②分形式演唱歌曲,齊唱、輪唱或男女生分樂句接龍唱。(注意引導學生情緒的把握,打拍子)
5. 復聽歌曲:提醒學生注意伴奏中的節(jié)奏,然后分小組交流模仿其伴奏型,(可拍手,跺腳,捻指,拍肩)由小組代表發(fā)言或個人表現(xiàn),師整理后全班齊奏。為杵樂的學習奠定基礎。
B:學生活動:明確學習目標,了解重難點,以飽滿的熱情,帶著目標投入學習。
【評析】 根據(jù)教材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學生能較容易掌握的學習目標,力求體現(xiàn)《課程標準》中的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引導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
七、教后反思: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深刻地體會到,音樂學科本身就是一門容易引起學生濃厚興趣的課程,歌曲《我的祖家是歌鄉(xiāng)》在教材中是一個單一的學唱內(nèi)容,在學習中我補充了學生熟悉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站在高崗上》,及臺灣高山族杵樂表演,模仿這個民族的舞蹈,豐富了課堂氣氛,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提高了教學效果。學生學會后,師生一起在臺灣民歌音樂聲中拍手唱歌,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及臺灣人民對家鄉(xiāng),對生活的熱愛之情,課堂氣氛異常熱烈。
所以我感覺到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教師在教的過程中應采取各種形式(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使課堂氣氛變得熱烈,讓學生變得更為積極,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才是最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