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多媒體和網絡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集圖形、文字、動畫和聲音于一體,能創造生動、形象、交互的開放式教學環境。它具有趣味性、突破性和高效性,給英語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豐富了教學形式,優化了教學過程,能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參與語言實踐,從而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關 鍵 詞】 信息技術;英語教學;優化;課堂效率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探索符合培養現代化人才要求的英語教學方法。
隨著教育理論和現代科技的發展,充分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將是提高英語教學效率、進行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因此,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融為一體,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和手段滲透小學英語教學,優化課堂教學,已成為現代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現就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談談我的看法。
一、信息技術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一)激發興趣,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兒童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支配。”學生在學習主動性的形成方面往往受到學習動機的影響,學習動機是學習主動性形成的內在因素。現代的多媒體技術以生動、靈活、多變的特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教師可在教學中采用投影、錄像、多媒體等多種手段,呈現豐富生動的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具有豐富的感染力,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潛能,將學生的認知過程、情感歷程和意志表現有機地融于一體,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如在廣州版Book 7 Unit 8 A trip to Hong Kong 的教學中,我通過兩個視頻短片,呈現香港的現代化場景,讓學生從視覺、聽覺中感受香港的繁榮和香港迪士尼的歡樂,這種情境創設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此時,我提出學生感興趣的情境:
A:Hello!Do you know Hong Kong?What’s Hong Kong like?
B:I think Hong Kong is...
A:Yes,it’s ... What places can we visit in Hong Kong?
B:We can go to the ...
A:What can we do there?
B:We can ... and ...
通過聽、說、讀、表演的形式引入課文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是學生感知事物、追求新知、發展思維的強大內驅力,是智力發展的基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靈動的學習環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廣州版Book 2 Unit 1 I like red的教學中,學習顏色red,yellow,blue,green,black單詞及句型What colour is ...?It’s ...時,我讓學生隨著優美的風景欣賞進入上課狀態,并講解各地美麗的風景,讓學生眼睛和大腦所感受到的都是五彩繽紛的顏色,沉醉于色彩美的氛圍里。整個過程用不了幾分鐘,就能讓學生興致盎然。有了興趣,學生在學習新單詞和句型時就會感到輕松愉悅。操練階段,可利用電腦界面轉變快、容量大等特點,設計成“Guess”“What’s missing?”“Who is it?”等各種合適的游戲來操練,操作既快又反饋及時。
(二)改進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
在傳統的小學英語課堂上,提問法、講解法、練習法這類以教師為主的學科教學方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起到過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海量信息不斷涌現,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教學的要求。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中應該融入現代信息技術,才能使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在英語課堂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集圖形、動畫、聲音、文字等多種信息為一體,充分調動起學生腦、眼、手、口、耳等各個器官的使用,全方位、多角度地吸引學生,增加信息量,使英語課堂更顯生動活潑,使學生自始自終都能夠保持強烈的興趣,從而易于接受、記憶新知識和學習內容。
如在廣州版Unit 7 Do you want coffee or tea?Let’s talk中,我運用課件創設在餐廳的情境,讓學生自己想象著進行表演服務員與顧客之間的對話。讓學生感到所學英語的真實性,學生就會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進入英語學習,從而更自覺更有興趣地進行英語語言交際活動,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同時,把現代信息技術有效運用到英語教學中,可幫助教師傳遞大量的信息,能提供多種形式的訓練方法,為學生開展語言交流、表演、小組合作學習提供支持,發揮學生學習新知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掌握語言的聽、說、讀、寫。如在教學What are you doing?的句型時,我利用課件創設了下列五個地點的語言交際情境:at the party,in the zoo,on the farm,at home每個情境中有各種不同的人物或卡通人物在做各種不同的事情。學生可以進入某一地點,運用已學的句型What are you doing?/I am Ving或者What is he/she doing?He/She is Ving讓學生在小組協作、情境對話和角色扮演中進行簡短的英語交流。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跨文化意識
信息技術以其信息量大、形象真實、反應靈敏、視聽效果好等特點,突破了傳統課堂教學空間與時間的局限,使聲像視聽、語言和情境有機結合,刺激學生多種感官,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鼓勵學生增強想象和應變能力,激發其創造的欲望,培養創新精神。
如在教學11~19這些數字時,我先用讀悟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在聽讀、領讀、自讀的過程中感受這些數字的讀音,在頭腦形成一個有形的讀音規則。繼而讓學生根據讀音規則進行讀音分類和形體上的辨別,說出它們的組成,讓學生總結13~19這些數字的拼寫、拼讀規律。接著設計了What’s missing?和Find friends兩個游戲,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思維活躍了,加快了學生的記憶,知識得以強化。最后,拓展給學生整十的數字的讀寫規律,讓學生試著把20到90的數字說出來。這樣的安排,極大地激起了學生的好奇,活躍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拓寬了學生的創新渠道。
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英語教學中,外國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生活方式等文化意識的滲透,有益于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培養世界意識。因此,如何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識,成為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難題。而在互聯網的教育網站里有著這方面的大量信息,解決了英語老師的困難。如在學習“Halloween”(萬圣節)一詞時。課前,我從教育資源網中找到了相關的節日圖片、視頻和背景文字材料,把其整理、加工,并融入到我自己的課堂設計中來。上課時,學生們通過多媒體課件,對西方的這一節日了解得很全面,接受起來也很快。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的掌握,大大提高了語言學習的效率,培養了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二、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反思
盡管信息技術是我們當前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手段,但是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其在教學中的“適度作用”,以多種方式把信息技術有效應用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當中。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導演”。只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來恰當使用信息技術,才能發揮其積極的作用。如在英語課堂故事呈現環節,使用多媒體可以相對多一些,其他環節則少用或不用。如課前5分鐘的師生口頭交流,是學生聽說訓練的很好方式,是多媒體不可替代的。當然,無論在哪個環節使用,教師都要因地制宜,有明確的目標和使用目的。
總之,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恰當、巧妙地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輔助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在教學中選擇多媒體和網絡資源,也要依據教學需求,適性使用,適時使用,真正實現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潘克明.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學習評價研究[J].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6(4).
[2] 吳芊. 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J]. 校園英語,2012(12).
[3] 張娜. 合理運用多媒體, 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J]. 考試周刊,2013(59).
[4] 王佳蓉.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果[J].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4).
[5] 王蔚. 淺談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教學的整合[J]. 讀寫算,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