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教育的有效性依賴于教學的有效性,而課堂作為教學的重要場所和教學的基本形式,其有效性則影響著教學的有效性?!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逼涓灸康木褪且褜W生培育成具有鮮明個性、完善品德的人?!墩Z文課程標準》給我們明確了如何處理好學生、教材和教師三者之間的關系,而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就集中體現在課堂。我們需要的課堂不是死氣沉沉的課堂,而是充滿活力的課堂?!盎睢逼饋恚床淮舭?、不被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那怎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活”起來呢?下面就談點自己的看法。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寬容地對待學生
教師想要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教學情境,首先就要求教師以微笑的面容、親切的話語、飽滿的激情去感化學生、親近學生。小學生天性喜歡老師的激勵,有激勵就會有動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課堂激勵藝術,憑借深厚的教學功力,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樂于聽講。教師要善待學生,當學生出錯時,老師不訓斥,不懲罰,要耐心指導,當學生取得點滴進步時,應給予及時的肯定,并鼓勵他們。
二、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動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學生只要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促使各種感官,共同引起對學習的高度注意,從而為參與學習活動提供了最佳的心理準備。在教學中,教師應從實際出發,確立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創造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
三、改變學習方式,提供參與機會,盡量為學生營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間
凡是學生能夠自己學、自己想的,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擊學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師都應想辦法為其提供機會,那么學生終身受益的知識就會自然而然地構建起來。語文這門學科向學生提出了許多現實的、富有挑戰性和有趣的學習內容,這些內容成為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素材,以“問題——探究——新問題——新探究”的基本模式展開。這一過程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過程中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許多生活必備的經驗。
四、巧妙提問,活躍課堂
小學生的特點之一是好奇,對一些新奇的問題感興趣。因此在一節課當中,要激起學生的興奮點,讓學生參與的教學活動當中來,形成比較熱烈的教學場面,教師就要善于設置問題。精彩地恰當地提問,能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問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我們教師提問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提問要簡單明了,切忌寬泛。如有的老師這樣提問:“同學們,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什么呢?”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如何回答?可以說答案有無數個,課文告訴我們的信息很多,任意說一個都可以。但學生卻無從下手,難以回答,結果導致冷場,如果換另外的方式提問:“這篇課文告訴我們怎樣的一個道理呢?”情況就會不一樣了。
2. 問題的設計,層次清晰,內容要有針對性。語文教學活動形式多樣的特點決定了其整堂課的教學應由多個相對獨立的教學活動組成,這若干活動應形成一個承前啟后、互為依存的序列,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層次分明,認真考慮教材的內容,內容要有針對性。
3. 所提出的問題要注意與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相聯系。教師在課堂上提問時,千萬別提出一些天馬行空的問題,讓學生一頭霧水,或是提出一些過于簡單的問題,這樣的問題是激不起學生的興趣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提問時要把握好度。
總之,要讓語文課堂教學充滿活力,不僅僅是對學生個性的挖掘,更是對學生的關愛,把課堂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動起來,學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這才是新課程下的語文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