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二聲部合唱訓練應注重兩個聲部聲音的協調性、統一性,而在平時的訓練中,學生往往對低聲部不感興趣,且低隨高跑的現象較多。因此,在二聲部合唱教學時,要注意找出原因所在,對癥下藥: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教師要練就駕馭合唱訓練的能力,切實起到指導引領的作用;注重識譜能力的培養,強調唱譜;教學中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指導訓練。
【關 鍵 詞】 二聲部合唱;調動興趣;識譜能力
我們都知道,合唱的表現力比齊唱豐富得多,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聽覺,發展學生的思維,陶冶學生的情操。特別是二聲部合唱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占有較大比重,也是初中合唱隊訓練中的一個重點研究課題。但由于我們平常習慣于單聲部歌曲的演唱,加之小學合唱曲目相對較少,導致學生一開始接觸二部合唱曲時感到很吃力,經常在演唱過程中,不自覺的由兩個聲部變成一個聲部,聲音極不協調統一,這是當前合唱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一、造成二部合唱教學難教的原因
1.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特別是變聲期的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的歌唱欲望和表現能力不強,不愿對音樂課本上的歌曲進行演唱、體驗,特別是合唱歌曲中的低聲部,學生更不感興趣。
2. 音樂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聽賞音樂或簡單教唱的教學模式導致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甚至有些稍有難度的二聲部歌曲,教師為圖省事只教唱好必學的第一聲部,導致學生對合唱曲目中的低聲部把握不住。
3. 學生識譜能力不強,音準把握不好,容易導致學生不能同時把握住合唱曲目中的兩個聲部,導致當兩個聲部同時開口時,多個聲調就出現了,聲音自然就不和諧統一了。
4. 二聲部合唱中的第一聲部通常是主旋律,曲調比較順暢,音區又較高,唱起來朗朗上口,第二聲部通常音區較低,音準不太把握,這就導致學生幾乎都不愿唱第二聲部,即使唱也往往會隨第一聲部跑了。
5. 學生的演唱水平、協調能力和演唱習慣等水平不一致,水平高的學生在演唱時聲音會不自覺的占主導位置,帶動了水平較差的學生,無形中也容易導致學生由兩個聲部變成一個聲部。
二、解決二部合唱教學問題策略
1. 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對于學生生理及心理原因造成的抵觸、厭學,教師要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樹立演唱的信心,多手段激發學生的演唱興趣;努力為學生創造表演的機會,營造輕松愉快的演唱氛圍,可結合學生的演唱水平進行簡單的二聲部小曲目訓練或和聲訓練,激發學生的興趣。
2. 教師要練就駕馭合唱訓練的能力。教師需要精心備課,練好基本功,能靈活自如地駕馭課堂教學,上好每一節音樂課,特別應該重視教材中的合唱歌曲,不能為圖省事,不能因為學生聲音不和諧、跑掉而不學唱低聲部。
3. 注重識譜能力的培養,強調唱譜。教師在合唱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唱譜教學,因為兩個聲部的唱名不同,較易分辨,也容易唱準、區別音高。如果不先認真地教唱歌譜,甚至直接教唱歌詞,勢必事倍功半。同時,教師要培養學生把握音階、音準、節奏等:學生之所以在合唱歌曲中不能同時把握住兩個聲部,很大原因是不敢唱、不會唱。這時教師切忌心急,一定要耐心指導幫助學生:教師可利用科爾文手勢或鋼琴多對學生進行音階及音準的訓練,對不好把握的低聲部,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跟隨鋼琴模唱、鞏固,也可引導學生嘗試利用豎笛自己吹奏低聲部,哪怕是低聲部中的幾個主要音也行。在平時的音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識譜教學,不能采取簡單的教師教一句歌詞、學生唱一句歌詞,時間久了學生不識譜,自然就不能很好地把握合唱歌曲了。
4. 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進行二聲部合唱教學或訓練時,教師可采取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指導訓練,以《彩色的中國》為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采取 “平行”的教唱兩個聲部,把每個聲部分別看作一首歌曲來學唱,學生全部掌握熟練之后再合起來,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第一聲部本身就給學生留有較深的印象,我們在教學之初暫且把第一聲部擱在一旁,先教第二聲部。第二聲部先入為主,等學生對第二聲部印象深刻不容易跑了的時候再學唱第一聲部,這樣學生比較容易把握住歌曲。兩個聲部的教學可以不用平均用力,但要有先后。除了必要的分聲部視譜聽琴外,還應讓學生多聽兩聲部同時彈奏的琴聲,一定在聽力上多對學生進行訓練。
5. 利用多種輔助手段進行教學或訓練。每一位學生在合唱時,對于合唱的總體效果和自己的歌聲在其中的作用,一般不是很清楚和準確。在合唱已經大體合成以后,教師可以通過手機、相機等為之錄音錄像,事后放給學生聽賞,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這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水平能起到促進的作用。
6. 教師要起到引領指導的作用。在講授《我們走在大路上》時,教師先由彈奏或示范演唱第二聲部,與擔任第一聲部的學生合作,以后讓第二聲部的學生先輕聲,再逐漸放開聲音跟自己一起唱,當教師感覺到第二聲部唱得較有把握后,自己的奏唱隨機地由大聲轉為小聲,由完整地唱變為只在需要的片斷上提示引領學生一下,等時機成熟了,再讓學生兩聲部合起來,這樣兩個聲部將會自然地融合到一起了。在教師預計到學生兩聲部合作還沒有相當把握時,最好不急于直接將兩聲部合起來,然后再去反反復復的訓練,那將會使學生失去信心和興趣。在合唱訓練中,許多學生怕受其他聲部的干擾和牽制,常常捂著耳朵來唱或是不聽別人的,自己一味地使勁大聲唱,這些都不是好辦法,合唱教學在于“合”,要讓學生學會互相傾聽、互相配合,做到默契合作。
以上是我在教二聲部合唱時的一些體會,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探索、反思,總結,力爭在今后的教學中,能更好地進行合唱教學的指導。
【參考文獻】
[1] 劉勤. 二聲部合唱教學的實踐探索[J]. 寧夏教育,2015(1).
[2] 陳磊. 淺談二聲部合唱在音樂教學中的藝術處理[J]. 基礎教育研究,2014(5).
[3] 孫宏. 二聲部合唱訓練方法探究:以初中音樂課堂為例[J]. 通俗歌曲,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