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都采用了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教學策略。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的認知沖突以及他們的學習興趣得到啟發,從內心化出主動思考問題的心理趨向,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參與到高中英語的探究活動中來。然而,國內許多高中英語課堂沒有合理地運用好這種問題情景的策略,沒有做到創設問題的有效性。就對如何在高中英語課堂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策略展開分析,進一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英語;新課改;英語教學
一、立足于經驗,課堂上體現學生的童趣
有效的問題情境創設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與認知,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搭建起一種思維活動的支架。這種情境應該包含著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符合學生思維發展以及他們意識層面的情境。在這樣創設的情境下,學生才會覺得更加有趣味,更容易去接受。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創設的情境興趣關注點也不同,教師在進行教學情境創設的時候,需要牢牢把握好學生的心理。
二、采用合作練習的教學模式
課堂練習已經成為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下,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動手能力。小組合作教學這種不定性、探索性的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了歡迎,已經被更多的教師所采納、所接受。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上運用這種小組合作式教學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能夠給學生更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能夠相互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自主、主動地去學習。
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往往有些學生能夠很快掌握全新的知識結構體系,而有些學生可能還會存在一些疑惑。這需要教師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模式,能夠讓每個學生都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讓他們將存在的疑惑說出來,再讓那些已經學會的學生去解答,讓學生之間相互啟迪,能夠實現學生之間的互動,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最初階段,學生的討論合作意識可能不是很強,這需要教師給予一定的引導,安排特定的時間,有意識地培養他們之間的合作練習與學習的意識,將教材安排為討論的話題,作為合作練習的最基本素材,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結構的印象,更能夠相互取長補短,做到相互啟發、共同進步。
三、英語課堂要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
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能力以及他們的性格等進行分組。最好是4~6個人為一個小組,讓每個小組成員都有自己的特長,相互之間能夠做到取長補短,讓小組內的成員能夠根據一定的差異性形成互補的關系,讓小組之間能夠形成公平競爭,豐富小組之間的活動,讓學生更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夠激發學生的觀點,形成更全面的認識。組建好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與學習,讓全班都能夠更為深入地學習,更全面地認識。組建好小組合作交流,讓小組之間的學習能夠更加平衡,更好的體現公平競爭的觀念,從而能夠讓小組競爭更激烈,學生更容易投入到學習中。
四、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高中英語教學課程的開設是為了能夠讓學生進一步明確他們學習英語的目的,能夠在課堂上進一步發展他們自主學習、開放式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策略,從而能夠更有效地培養學生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以往都是以學生的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為出發點。如果僅僅依靠語言知識的傳授以及積累是難以實現的,必須建立在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以及文化意識等基礎之上加以整合才能形成綜合運用能力。所以,高中英語教學必須將學習知識以及技能的培養都作為重點加以整合,重視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夠不斷積累經驗,學會學習英語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強化學習,以便能全方面綜合地發展學生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
五、豐富教學內容,整合發展
新課程改革通過對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兩個方面入手進行改革來實現。課程改革要求英語教師的教學內容更加豐富,除了需要掌握最基本的語言技能以及語言知識的基礎外,還需要對他們的感情態度以及學習的策略對英語文化的意識等等多方面進行培養。
高中英語首要的教學內容就是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傳統的英語課堂中過分重視學生語言知識的掌握,忽視了對學生技能的訓練,從而導致了學生高分低能的現狀。所以,需要豐富教學內容,整合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
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需要順應時代發展的熱潮,能夠除舊迎新,不斷適應社會需要,從而能夠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人才,讓學生成為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宋瑞.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教學行為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大學,2013.
[2]龔云松.論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D].華中師范大學,2006.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