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低年級美術教學并不難,難的是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對藝術的熱愛和對生活的追求。教師應該充分把握學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給予學生積極評價,這樣才能提高低年級美術教學效率。
關鍵詞:低年級;美術教育創新;教學;有效性
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于奉獻。教育是科學,科學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
創新教育是一個時代進步的需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特別是隨著科技技術飛快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知識的傳播和更新非常迅速,這就迫使所有國家必須加快知識更新速度,不斷推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的科技成果。創新教育一直以來就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
擁有相對成熟而又開放的教育觀念,是教師走向標準的基本標志。教師一方面立足自身教育生活經驗的積累,不斷反思總結、提升;另一方面,積極接納外在的優秀教育理念,保持個人教育思想空間的源頭活水,在個人教育經驗與外在教育知識的不斷碰撞之中,獲得個人鮮活的教育理念的生長、生成。
一、展開思考和想象的翅膀,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1.想象是創造的先鋒、創造離不開想象
想象與創造性思維有緊密的聯系。魯班從觀察一顆小草到鋸的發明,曹沖稱象的巧妙方法都是想象與創造性思維的結合,在美術學習中想象是重中之重。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性思維能力,就創造不出優秀生動的作品。想象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學習內容,能讓書中的人物、風景花卉在腦海中鮮活起來,如見其人、如遇其事、如聞其聲。
方向比堅持更重要,如果教育的思維錯了、方向錯了,他再怎么努力都是白費。
教育是國家的重中之重,培養未成年人的創新思維是國家、社會、家庭、學校、教師的必然要求。
二、發展個性、認知創新意識
1.明確創新,避免老化思想
在美術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更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種求知精神。
2.給學生充分想象和創作的空間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他們真正學會用自己的思維去創造。這就需要教師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營造良好的氛圍,積極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經歷,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故事,每個人有他自己的思維能力,每個人有他的個性和認知能力,要發掘他的創新能力,挖掘他的個性,理解并認知創新思維,更好地發展自己的創造能力。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挖掘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自身的個性。
三、伴隨著音樂的輔助作用,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任何一種藝術都不能像音樂那樣非常快地激起人的情感,并隨著優美的旋律進入藝術的想象空間。音樂具有抽象性、想象性,隨著樂曲旋律的不斷變化,人的思想中會出現不同的藝術情境畫面。因此,通過對一首歌音符的跳動感受作畫是美術的一種取材。練習好童謠、兒歌配畫,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創新意識。
不僅可以利用音樂還可以利用相通的藝術激活學生的思維,多元化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創新是一切發展的源泉。
美術教育的創新有很多種,我們需要不斷地努力,不斷地積極向上,不斷為藝術爭光,不斷讓美術教育綻放自己的光芒。
四、讓學生更多地參加實踐活動,培養創新能力
新教材以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為宗旨,注重知識的時代性、科學性和興趣性,同時也注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做好手工制作
2.組織好室內外寫生
創新教育是我們這個時代教育堅持的步伐。創新教育對教育者來說有兩層含義:一是教育方法的創新;二是教育學生要學會創新。
美術教育的創新有利于更好地適應時代的需求,有利于更好地發現藝術、創新藝術,更好地發展藝術。
藝術是無價的、藝術是人類的靈魂,美術教育的創新需與時代相聯系。
美術教育不僅要學習國外教育的優點,而且還要結合自身需要不斷創新。
教育的創新有利于社會、國家的發展,教育的不斷創新不僅培養了人才,還推動了經濟的發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教育創新是新世紀的時代要求和素質教育的需求;是繼承傳統教育、教學理論、方法的發展和把“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融為一體教書育人、提高全民族素質的偉大工程。
參考文獻:
[1]唐炎朝.淺談農村小學美術教學的創新[J].美術教育研究,2013(10).
[2]王佳.更新美術教學理念,創新美術教學模式[J].教育科研論壇,2010(6).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