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數學解題隨著知識的深入也就越發難度增大,學生對其學習積極性也逐步降低,研究性學習方式可以激發他們對數學解題教學的興趣,從問題設置的圖形化、生活化研究、關注分層教育等方面提出了研究性學習方式在解題教學中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數學;解題;研究;學習;圖形;生活;分層
研究性學習的主要思想就是將高中數學解題過程中融入更多的問題教學,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實現學生對高中數學解題積極性的提升。因為高中數學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抽象性、復雜性的問題,學生遇到這些教學內容之后將出現更多的學習困難,為難情緒將進一步升級,需要教師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融入更多學生感興趣的課題,不斷提升對相關知識點的認識和理解。
一、研究性問題設置的圖形化
高中數學解題過程相對比較抽象,都是我們可以使用坐標系中的圖形表示這些抽象的知識點,在解題過程中更加具有實踐性。這也為我們開展教學內容的圖形化改造提供了基礎和前提。將這些高中數學知識直接教授給學生的時候,由于學生的抽象思維還沒有完全建立,學生對那些抽象問題的認識還缺乏必要的理解和認識,將這些理論知識的抽象問題使用一些圖形化的課題進行鋪墊,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復雜,這就符合了高中生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也是高中數學教學質量提升的前提和保證。因此,教師需要對教材中平時學生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加入大量的圖形化問題,從具體的問題展開講解,在學生對這些具體問題有所認識之后,教師再進行相關概念、公式、定理的講解。在高中數學必修1中方程解的個數可以實現其函數與坐標系中橫軸的交點等價。
二、研究性問題設置的生活化
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是說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理解相關知識的重要性。在設計研究性問題融入實踐環節過程中,教師應有與生活聯系的實踐教學,激發學生參與高中數學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生活化的實踐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同時在學生理解相關問題上有著很大優勢,理論聯系實際,是學生對抽象問題應用實踐上的再認識,是認識上的一種升華。具體來說,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將相關的教學內容設置出一定的研究性課題,讓高中生實踐操作,從而得出最終的數學結論。例如,在函數單調性的判斷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掌握一般抽象函數的證明形式,即:x1>x2,f(x1)>f(x2),這就是增函數;f(x1)
三、注重分層教學
學生的有效分類是開展高中數學解題的基礎和前提,接下來主要就是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方式,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保證所有的學生都可以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點,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優化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學生之間的討論分析可以進一步提升班級學生整體對相關數學知識點的有效認識,這樣就需要不斷拓展教學知識點的認識。在分組進行討論合作學習的時候,需要進一步拓展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配合,一個學習小組中既有優等生,又有一般學生,還有一部分數學學困生,他們的有機組合,可以實現學生之間的相互啟發,相互幫助,實現共同進步。教師在課程上需要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有機組合,形成不同的數學學習互助小組。在一節數學課程結束之后,不同學生對這些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和認識一定是存在差異性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延伸對他們不同層次的關注度,即在課后復習任務的布置過程中,在一些簡單問題解決的基礎上提供一些選做題,這些問題主要留給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讓他們進一步延伸對相關知識的思考,教師在布置分類復習任務的時候,需要注重基礎性問題和選做題的比例,基礎問題需要占到80%以上,選作題只能占到20%左右,因為學有余力的學生畢竟還是少數,需要學生進一步拓展學習的有效性,提升整體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
研究性學習法就是一種激發學生參與高中數學解題的方法,這種方式還可以實現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充分理解和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問題設置的圖形化、教學實踐的融入化,高中生解題能力和水平將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全海軍.培養不同層次學生學習能力的嘗試:遂寧一中高中數學教學實踐經驗總結[A].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全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科研成果集(四川卷)[C],2013:145-146.
[2]莫尚東.淺談“問題導學”的內涵及模式解讀,《導學案》規范制作,使用和管理[A].2015年9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C],2015:129-130.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