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音樂教學環境發生的巨大變化,傳統的教學方式亟須變革。在部分地區,由于經濟差異、人口分布等因素的影響,造成高中音樂教學出現了意識與行動上的偏差,阻礙了學生音樂素質的提升。通過對當前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分析,進而以《新中國的歌》為案例,對如何提升高中音樂教學水平作出闡述。
關鍵詞:高中音樂;問題;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音樂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與機遇。我國的文化建設逐步加快,音樂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升社會的人文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在高中階段,通過切實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對于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具有重要意義。而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出現了一定的問題,亟須加以解決。本文也將對如何更好地開展高中音樂教學進行討論。
一、高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1.傳統應試思想對高中音樂教學存在認識上的誤區
在我國教育體系中,應試思想長期存在,不僅干擾著正常的教學秩序,對教師與學生的心理壓力也在與日俱增。由于大部分地區未設置音樂考試,對音樂教學的重視明顯不足,甚至部分學校的音樂課程單獨為音樂藝考生設置,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帶來不利影響。同時,部分教師存在教學動力不足、學生學習興趣不大的狀況,雙向影響下,音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高中音樂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課程內容安排隨意性較大
由于對高中音樂教學重視力度不足,對高中音樂教學的課程設置上也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例如,眾多學校臨近考試都會取消音樂教學,教學進度跟蹤不足,教學內容無法受到監督。同時,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安排時,隨意性較大。另外,諸多學校在音樂教學的硬件配置上存在不足,很多教學內容無法在課堂展現,在采取其他方式代替時,降低了教學效果。例如,很多學校在鋼琴、手風琴等基礎硬件的配置上往往投入不足,教師無法在課堂演繹,單純依靠多媒體展示,學生積極性不足,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高中音樂教師隊伍亟待整合建設
高中教學的教師隊伍人員較少,缺乏優秀教師的帶頭作用,很多教師在工作中常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同時,網上音樂教師交流平臺構建不完善,有的論壇活躍度不高,也打擊了音樂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因此,高中教師隊伍需要加強自身建設及校方的支持與資金投入。
二、高中音樂教學問題對策
1.思想上高度重視,豐富課堂內容,提升學生興趣
在高中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仍是教師。因此,在音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自身在學生綜合素質提高中的作用,增強自身責任感,切實為學生服務,做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例如,在《新中國的歌》主題教學中,通過對我國抗戰、解放時期的歷史回顧,深入、細致介紹音樂在蕩滌民眾心靈、呼吁民眾解放中所發揮的作用。通過組織班級大合唱、獨唱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音樂學習的熱情與信心。教師需要在教學前期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認真填寫教案,模擬、設想教學經過,充分考慮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以較好地控制課堂進度打好基礎。
2.多種教學技術手段相結合,設置情景課堂
在《新中國的歌》主題教學中,像《黃河大合唱》等大型曲目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得以實現音樂鑒賞,針對于《誰不說俺家鄉好》等曲目則可以進行現場教學,使學生充分感受、理解音樂中所表達真實情感,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同時,像其他課外曲目《長江之歌》都可以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閉上眼睛展開想象,積極培養學生在音樂上的創新能力。另外,針對于某些著名的曲目,如《義勇軍進行曲》,教師可以深入分析與解讀,對于部分小節展開樂理分析,提升學生對樂理的初步認識,如懂得節拍、節奏、速度變化、旋律行進、調式等,進而能夠形成對音樂鑒賞的初步能力,為下一步更深層次的音樂鑒賞打好基礎。
3.循序漸進,針對性安排教學內容
由于當前教學環境的變化,教材中很多內容的設置可能并不符合學生的趣味,明明對這些內容很抗拒,如果強學生之所難,教學效果自然要下降不少。因此,教師需要依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對于藝術性較強的內容視情況而決定是否要進行教學。例如,在欣賞作品時,通常會遇到西方歌劇、交響曲等安排,教師可以在考慮其教學效果的情況下,更換為具有我國傳統民族特色的藝術曲目,這樣既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傳播我國的優秀文化。
高中音樂教學面臨的很多問題,并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需要社會、學校、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切實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教學的根本目標,從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促進我國高中教育質量的提升。因此,作為我國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切實將音樂教學放在教學工作的突出位置,實現音樂本身對學生的積極作用,為學生的全面發展鑒定良好基礎,需要全體教師同仁的共同努力。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