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新的教育理念也隨之誕生。改變傳統的以教師在課堂上輸出書本中的知識為中心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學習的模式也是新課改的重要目標之一。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已經不再愿意長時間地接受教師“灌輸式”的教學,他們已經能夠集中精力去聽講。在新課程改革下,要將合作學習的模式滲透在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的創新意識得到發揮。從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入手,分析研究了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應用。
關鍵詞:合作學習模式;初中數學;合作
合作學習模式,簡而言之就是學生在課堂上或者課外的實踐學習活動,通過以小組或者班級為單位進行學習的模式。合作學習的模式在日常數學教學中處于相對重要的地位。這種學習模式改變了學生被動性,通過自主的合作學習,提高了學生自主思考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性和創造性,同時也改變了教師的教學理念。
一、合作學習模式的意義以及優勢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課堂的主導者是教師,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雖然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會有一些互動,但是都屬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模式,這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自主的思維能力發散。所以合作學習的模式進一步改變這種固定的教學模式,將主導權交由學生,由他們去自主地思考,然后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對初中學生采用合作學習,一方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將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的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更有利于課堂氛圍的提升。同時,合作學習模式也實現了學生間的優勢互補。另外,合作學習模式也彌補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完全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問題。
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學生只單純接受教師及課本課堂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是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踐意義。通過合作學習的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能力,學生通過交流,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揚長補短,進一步促使學生養成一種積極主動的思維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知識儲備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對合作學習模式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探究
合作學習模式是新課改教育工作關注的重點。現如今,在眾多的教學課堂里,我們也在進一步推廣合作學習模式,而在實際的應用中,我們應該著重關注哪些方面呢?
1.以小組為單位的組合機制,建立學生之間的互動性
合作學習模式的基礎就是以合作的形式為核心,而在課堂上,最簡單的合作方式就是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學習。通過分析每個學生不同的性格、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成績,讓每組學生能夠進行性格和能力的互補,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有效地促進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初中人教版數學課本中“與三角形有關的角”的學習中,以六人一組的形式來對學生分組,讓他們各自決定由誰采集資料、由誰做模型、由誰上臺展示自己組的結論。這樣的分配,一方面可以將學生帶動到每一塊環節中,還可以加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記憶,增強了學生的互動,從而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2.有效地發揮教師的職責,輔助學生解決問題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在合作學習中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應該從知識的輸出者轉變為學生的引導者,教師的指導在學生的合作學習中起著重要作用。在學習的過程中,及時糾正學生錯誤思維,引導學生的正確思維導向。合作學習中難免會遇到學生之間意見的不合,或者相對困難的疑問,教師應該做到及時的引導和解決。
3.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邏輯性,同樣也要加強學生間合作能力的培養。現代社會中,大部分學生的自我意識較強,缺少一定的團隊合作意識。所以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之余,我們應該要加強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學會傾聽,學會接受,同樣學會尊重,不要一意孤行。在課堂學習中,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的“統計調查”就可以讓學生以8人一組的形式分組調查,由老師指定一個小組長,然后由小組長將各組任務分配下去,這樣既提高了效率,又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還能培養一定的合作精神。教師讓學生了解別人的想法,通過他人的意見或者建議,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掌握更好的學習方式,不斷地完善自己。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的模式對于初中數學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中,我們需要去把控每一個環節,無論對教師還是學生都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對于數學教師來說,在教學時需要依據學科知識進行問題的設計,盡可能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意識。
參考文獻:
[1]賈海偉.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3):124.
[2]曾期嫣.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1(17):13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