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課程已經逐步普及到農村小學課堂中,然而如何讓農村小學英語課程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引起了大部分教師和學生的關注。為了適應新時代的發展以及教育技術進步的要求,微課便順時勢而產生了,作為新穎的教學模式,也悄悄地走進我們的農村小學英語課堂,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有趣與快樂。它的“微”與可操性強的特點深受教師的喜愛,在農村小學英語教育中起到了創新推動的作用。
一、微課的特點
微課不同于一般的視頻,以“微”為其特有屬性,視頻突出表現為“短、精、活、快”。即時間短、內容精煉、學習靈活、掌握快速等方面。
微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時,首先,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微課的時間一般為5~8分鐘,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種方式很好地彌補了傳統課堂教知識涉及的廣泛性致使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抓不住重點的特點。其次,微課的內容具有獨立的特點,其內容更加精煉,主題單一、鮮明,避免了“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彌補了小學生長期被動接受學習帶來的不足,讓小學生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微課的特點更易于滿足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需要,更實現了“易學、樂學、會學、學會”的效果。
二、易于突破重難點,提高教學效率
微課的“微”,以其短小生動的視頻受到老師和學生的喜愛。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思維敏銳,但注意力不集中且容易分散,而微課一般為5-10分鐘的時間,選取教學中的某一知識點,一般為學生不易掌握的重點或難點,再經過巧妙設計,以動感活潑的畫面,以簡明的講解,通過錄屏軟件制作成教學視頻,它改變了農村小學英語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只有黑板、粉筆和書,這時,我們就可以通過微課對重難點部分進行加工,既節約了時間,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在畢業班英語復習階段,我們農村小學的學生學習英語可能沒有那么系統,造成學生難以把握復習要點。例子:名詞單數和復數形式的變化是復習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對于名詞單數和復數形式的用法學生容易混淆不清,圍繞這一重難點我精心設計時長八分鐘左右視頻微課。我采取借助ppt課件和講解,介紹總結了名詞單數和復數形式的變化,幫助學生弄明白變化規則。通過提供的單詞單復數形式變化對比,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總結出變化規則,并編口訣:一般情況直接加s;以輔音+y結尾變y為i,加es;以s, x, ch , sh結尾加es;熟記tomato, potato加es;切記sheep, fish不變化,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記憶。再通過例句,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其用法。然后通過練習,鞏固運用。整個教學過程易懂明了,易于突破重難點,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三、兼顧個體差異,實現課堂零距離
英語是我們的第二語言,而小學英語是一門語言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必須通過不斷的學習、表達來熟悉課堂的要點。然而我們農村小學英語現狀是,英語課課時少也只有2節,課堂上在僅有的40分鐘內中下生無法接收大量的知識和內容,更無法全面理解所學的知識,而且學生學習間隔時間長,容易出現了遺忘,這就出現了學生的接受能力的參差不齊,班級個體差異就浮現出來。作為我們教師課堂上既要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這時微課的“微”效果就體現得淋漓盡致,微課一般具有時間短,將完整的課堂片段化,化整為零,闡述表達一個知識點。后勁學生在課堂中遇到困難時,可以打開視頻,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停頓下來反復觀看學習,琢磨參詳,直到理解明白知識,并獨立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
四、轉變學習方式,發揮學生主體性
過去,我們農村小學英語學習,教師只能憑借著一張嘴和一支粉筆的傳統教授為主導的課堂模式,近階段出現了多媒體教學設備,讓學習英語不再單調,而微課的出現,更是轉變了學生學習方式,繼而逐漸出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學生學習的最佳有效時間,就是在15分鐘左右。微課的“微”學習模式,正好符合這個關鍵的時間點。作為我們老師應該在備課與微課錄制制作時,將課堂的內容,探索發現融入到其中。讓學生可以利用移動終端設備進行學習,以學生自我學習為主,突出自我發現,自我學習,獨立思考,使得學生的主體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微課適用性非常強,即使偏遠的農村學校,只要有網絡,有電腦,都可以學習。課前在導入環節,我通過學校的多媒體電腦播放自己的微視頻,讓學生自己自學新課內容,為新課的學習作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