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師。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教書育人的任務更加艱巨;作為新時期的學校管理者,肩上的擔子更加繁重。當領導難,當校長難,當一個優秀校長更難。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德育為首,促進良好校風形成
(一)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學校作為一個培養人的單位,其性質決定著教師必須具有合格、崇高的精神境界,在全社會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過程中,教師無疑要先一步、高一層、創一流,這是特定環境下的規律。幫助教師樹立新世紀“奉獻、求真、創新”的新理念。同時,著力塑造“講團結,塑合力”、“講進取,創佳績”的校園氛圍,使教師的凝聚力得到增強,教職工中團結互助,關心愛護學生,依法治教,嚴謹治學,努力鉆研業務,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勇于開拓創新。只有重視了精神文明建設這一基礎工作,學校才有旺盛的發展生命力。
(二)加強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開展“勤學、守紀、衛生、禮貌”等活動,做到天天檢查,日日公布,每周小結,周周評比,把養成教育落實到日常的一事一人之中。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體,有計劃地開展節日教育活動,把“五愛”教育,行為習慣教育融溶于活動之中。為積極鼓勵學生勤奮學習,立志成才,樹立榜樣,營造人人學先進,個個爭上游的良好氛圍。
(三)加強學校安全工作
學校把安全工作視為教育工作重中之重,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掛帥負責,落實安全工作職責,并在全體教職工大會上講清安全工作責任。把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之中,確保師生的人身安全,保證管理上不留空檔。做到及時、到位、有效、人文化的管理。
二、以教學為中心,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積極探索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學方式方法。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學法指導,堅持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育人為本的教育觀,堅持人人成才的學生觀,穩步提高學校教育質量。
(一)加強學習,樹立新的理念
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準》,教師要逐步領會到教學的終極目標不是讓受教育者適應現實,而是改造、創建新的現實,培育出有創造能力的人。要形成“實施新課程的成敗在教師,教師的要務在于更新教學觀念”的共識。
(二)以崗位練兵為手段,不斷提高教師教學技能
思想觀念是行動的先導,而提高素質教育質量的關鍵在老師。我們確定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是:建設一支學歷層次高、工作熱情高、思想覺悟高、業務技能高、創新意識強的教師隊伍。因此,我們有計劃地組織教師進行教學理論的學習,通過討論與交流,樹立起新的教育觀、人才觀、知識觀、師生觀、質量觀。
抓實抓好教研組建設是近年來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為了保證教師有較多的時間進行學習教育理論,做到每周都有內容,人員落實,形式多樣,保證每位教師都有任務與機會。通過努力,教研組工作得到強化,各組優質課教者比比皆是,可以說教研組在提高教師業務水平上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培養了一批教壇新秀。
(三)重視師訓工作
在教師培訓進修各個方面,我們做到全面發動,全員參加,做到培訓網絡、制度、時間、教材、負責人、作業等六落實,做到集中輔導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業務培訓與教研活動相結合。
三、從嚴治校,科學管理,讓管理出質量
管理出質量,管理出效益。我校始終不渝地抓住全面、全程、全員管理這個環節,把教育工作的各個的環節全部納入學校規范化管理的軌道。近年來,我校推行規范、嚴格、民主的管理,以優質高效的管理,辦出優質高效人民滿意的學校。
(一)堅持不懈地抓好教學常規管理
始終不渝地抓住教學常規全程管理這一重要環節,切實做到真抓實管、嚴抓細管、敢抓善管。制定一系列常規制度,各年級組、教研組進一步細化、量化,教學學習、自查、考核、激勵等手段,逐步內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習慣。抓備課,做到“三堅持、一超前”,即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堅持同課者集體研究;在抓好教學環節的基礎上,堅持同科者集體研究;在抓好教學環節的基礎上,堅持設計好每節課;在領導拿出樣板教案的前提下,堅持讓師范教育傳閱借鑒。從校領導做起,完成超前一周新授課程的教案編寫。抓課堂教學學常規管理,即采用靈活多變富有啟迪性的教育法;課堂結構在優化上求效益,取得最大的教學效果。抓作業布置和批改,實行“三統一、三及時、三用心、一開放”,即統一作業本,統一格式,統一要求;及時摘記作業,及時鞏固練習,及時改正彌補;讀題用心,做題專心,檢查細心的習慣。
(二)以改革開路,用責任制治校
1.校長的責任
學校全部工作創一流水平,其中包括德育工作的創優、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體育的達標、青年教師的培養等。
2.中層領導的責任
要教一科、管一線、包一級。上示范課、聽課、評課,檢查備課、作業輔導情況都有硬指標。
3.教師的目標責任
既有備、講、改、輔、考的過程管理目標,也有學生鞏固率、合格率、畢業率、優秀率的四率指標,更有學生德育、業務進修和傳幫帶的工作要求。
學校以常規管理基本要求為準則,以教學為中心,制訂了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各項工作管理考核、評比、獎懲制度,逐步形成民主、科學、嚴格管理的獎懲制度,逐步形成民主、科學嚴密的調控機制。
綜上所述,加強對學校的管理,使學校的管理工作有序、順利地開展和進行并非易事,我們必須下苦功夫,不斷學習,根據學校的校情和學生實際,研究和探索科學、合理的管理策略,促使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和諧、健康的成長和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