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學科,在過去的小學閱讀教學中,我們一直以為語文課主要靠語言表達就可以完成。但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計算機為中心的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信息技術與小學閱讀教學的有機結合已成為教育改革一道亮麗的風景。在小學閱讀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使之與小學語文學科有機結合,從而優化我們的小學閱讀教學。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整合信息技術的優勢。
1.在閱讀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欲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強烈的求知欲望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強大動力。在課堂教學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適時地將聲音、圖像、視頻、動畫及文字等信息進行處理,進行巧妙恰當地呈現,制成課件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補充學習的知識背景,相機提出要學習的新課題的學習目標,使學生對所要學習的課題產生深厚的興趣,必能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
2.在閱讀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解疑化難、與時代最新信息融通。課堂教學要完成認知目標,就需要解決好“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兩個常規問題,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有多種,如通過語言敘述、掛圖展示、動手操作、板書解析、講練結合等途徑。然而,當信息技術與之進行了有機的整合,利用計算機的強大功能,在突出重點知識、突破難點知識上有著別的手段無法實現的優勢。
3.在閱讀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拓展訓練,開發智能。實踐證明,在閱讀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拓展訓練,可以開發學生朗讀、動手操作、想象力、思維等智能。
首先朗讀作為語文的基本功,我們利用信息技術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有兩個優勢:一是使用現成的語文教學軟件或光盤、磁帶等輔助資料;二是遠程教育資源網上一些課文都有配以動畫或視頻剪輯的朗讀,通過播放,它不但能使學生正確地理解課文,還為我們農村的老師和學生提供了朗讀能力訓練中遇到的問題。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整合信息技術的途徑
“整合”不是簡單的柔和,而是科學的遷移,可以表現在教學內容、教學空間和學習方式等方面:
1.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上有效整合信息技術,有效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就小學語文而言新課程改革后的小學語文教材內容涉及的內容涵蓋面廣、包容量大,大多選擇貼近兒童生活,但還是出現一些離小學生生活現實、離這個時代比較遠的信息。然而利用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有效整合,就能彌補此中不足。在教學中通過上網查找資料,借助信息技術,解決無法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如把千萬年的漫長時間變化縮短至幾分幾秒展現在學生面前;把有趣、復雜的化石、煤炭形成地殼運動過程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讓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還讓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更讓學生思維打破原有的定勢,變換了角度靈活地去思考,把信息技術帶來的知識廣泛地遷移到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去,使語文學習活動順利完成。
2.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上有效整合信息技術,快速的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學會學習”是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鮮明的特征之一。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式”小學閱讀教學方式,課堂氣氛沉悶,很難實現自主學習,學生個性被扼殺。而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教學中摒棄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借助網絡環境下學習語文,可以以學生為中心、以參與為中心,能將語文知識從空間和時間上向課外延伸,不僅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了課余知識,并且能快速培養學生求得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但是要強調的是:要想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向信息技術和學科有效課程整合的網絡信息領域,教師在設計和表現課堂時,必須按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對象來精心安排、設置情景,要充分考慮運用聲像媒體使文字型、抽象型的內容生動地、具體地表現出來,增強學生的吸引力,從而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欲。這就需要教師自身專業素養來做后盾,只有這樣才能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張揚學生的個性。
3.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空間上有效整合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才的素養要求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它已不再是掌握知識的多少,而是更新知識的能力,是在利用知識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而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綜合性學習”是語文新課程語標準體系結構之中又一鮮明特征,強調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學生生活、社會生活之間的整體聯系。其最終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我認為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語文教學,最能體現語文教學的開放性,豐富性。
4.在小學課外閱讀中整合計算機的特殊功能,高效率、大容量的促進學生的“讀”。專家調查數據得知:“目前中小學生每周看課外書籍的時間低于6小時的占到了54%。”說明中小學生除了看語文書,每天用來閱讀課外讀物的時間是少之又少。專家們分析出的原因是:“大部分學生閱讀量少的原因是千篇一律,沒有興趣,看課外書還不如看電視玩電腦。”
我們大可利用課余時間教孩子怎樣閱讀電子圖書,只要學生們體驗到網絡上也能看書,他們一定會立馬會注入等同玩網絡游戲一樣的激情,打開百度,輸入電子圖書幾個字,或者作家的名字,你很快便能看到你想要看的文學作品了,還可以在一些論壇里發表自己的意見或感想。這樣,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就得以延伸,學生感悟到了更多的語言文字的魅力,視野更加開闊。同時,在利用信息技術課外閱讀時,網絡技術交互性的運用,讓每個學生都參與獨立思考與學習,由原來的被動接受改為獨立思考,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了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創新能力。
當然,信息技術與小學閱讀教學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是動態的,可根據具體內容靈活多變地采用,并不意味著每一節語文課一定要具備這些環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信息技術與小學閱讀教學的有機結合,是多元信息與語文的人文性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