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計算能力的高低是其思維敏捷度和思維靈活性在計算方面的體現,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還直接影響學生的智力發展,簡便計算的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減少計算的錯誤,對思維發展也有極大的幫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通過創設情境,讓孩子們回到經驗,深化對算理的理解,提高簡便運算的熟練程度。
一、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興趣
我認為教師要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新的知識,將干巴巴的計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樂于學、樂于做,給學生講解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或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小故事,以此激發興趣。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我創設了一個情景——腦筋急轉彎,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出示畫面,畫面上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地,草地中央有一棵大樹,大樹下小羊在悠閑的吃草,再仔細看,樹干和小羊之間還有一根繩子,請問:小羊吃到草的范圍會是什么圖形?這樣做,不僅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同時激發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不自覺的產生了羊吃到草的范圍是一個圓形的念頭。由此,學生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并能靈活利用有關定律、法則,找出解題規律,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同時根據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穩定,容易受到外界和某些內部因素的影響的特點,在練習的時間和數量上合理安排,采取“短時、少量、多次”的方法,避免學生疲勞、厭煩現象的產生,使學生的注意力能穩定地集中在練習對象上,從而保證計算的準確性。
二、多種方式組合,鍛煉學生思維
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其中要做好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注重學生思維的提高和鍛煉。這就需要多種方法結合運用。一方面,提高學生口算的能力,這樣可以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例如,2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常用的一些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常用的進率單位互換,等等。另一方面注重多種算法的組合,從而提高思維的敏捷性。例如,分解法的運用:25×14可以換成25×10+25×4,或者是10×25+4×25。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不同的思維方式,也可以做到迅速準確的計算出答案。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思考的動力,以及對算法的深刻理解。另外,還可以利用表象的演示,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的過程,來提高學生抽象思維的能力。例如,對于退位減法的教學就可以對學生利用小棒或者投影進行演示,通過讓學生對“退一作十”的直觀觀察,這種表象的認識教師在一旁的深入引導,就會使學生更加清楚地理解這種算法的計算法則,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此外,對于學生直觀思維的鍛煉和培養,則需要運用計算中的估算法,這種方法是適當地將實際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數學問題引入教學實例中,從而將學生的實際經歷和數學知識更加緊密的結合起來,增強其運用數學知識進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提起學生運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
三、加強基本訓練,培養計算能力
1.重視口算訓練,打牢計算基礎
口算是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的一項基本功,是數學學習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之一??谒汴P系到以后能否順利學習和掌握多位數加減法、乘除法和小數、分數的四則計算等一系列內容的學習?!稊祵W課程標準》在第一、第二學段都強調要重視口算。因此,小學計算教學要特別重視口算訓練。在教學中,讓學生估算,把計算教學與估算教學有機結合,這樣學生的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都會有所提高,一舉兩得。隨時進行估算訓練,加深學生理解掌握算理和方法,明確式題答案的范圍,減少錯誤,對提高學生的計算素質和訓練良好的思維大有裨益。
2.加強簡算訓練,提高計算效率
簡便計算是小學計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要求學生充分運用學過的運算定律、性質、公式,合理改變運算的數據及運算順序,使計算盡可能簡便、快捷,提高計算效率。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加強簡算訓練,逐步增強簡算意識,提高簡算能力。而簡便運算用得最多的是乘法分配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在計算的時候要讓學生養成一看、二想、三算、四演的習慣。所謂一看、二想、三算、四演是指:第一,先看清題目中的數字和符號;第二,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或有無簡便方法以及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第三,進行計算;第四,進行演算,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應該貫徹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既要加強對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的針對性訓練。只要認真鉆研,從工作中不斷進行總結和完善,認真挖掘計算題中的能力因素,學生的計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