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少數(shù)民族教育教學質(zhì)量,提高識字教學是其突破口之一。由于地域條件、生活條件、教學條件等因素的限制,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識字方面與同齡的漢族小學生相比,要有很大的困難。為了使少數(shù)民族的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漢字,輕松愉快的參與到識字中來,教師需要做很大努力。
【關鍵詞】少數(shù)民族;小學低年級;識字;方法
識字是小學漢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是學生從運用口頭語言過度到書面語言的橋梁。所以,識字教學質(zhì)量關系到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發(fā)展,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激發(fā)興趣,讓學生樂意識字
《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在情景中識字,把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列入教學的第一目標。興趣是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nèi)在動力。識字教學如果不能讓學生充分的 “動”起來,那么他們將對學習產(chǎn)生卷煙情緒,注意力難以集中。要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在活動中感悟、體驗,使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尊重。為自主識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游戲識字。教師要在課堂上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調(diào)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使學生的大腦能從多方面進行分析綜合,形成暫時聯(lián)系,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又發(fā)展了他們的肢體運作智慧,使學生在游戲中興趣盎然的識字,寓教于樂,寓學于樂,寓鞏固于樂。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比如,學習“打、掃、拍、按、拉、”這些字時,引導學生知道這些字你都和手有關,師生一起用手演示,通過動作表演,不僅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而且讓學生記住字形,加深對字義和用法的理解。
通過“找朋友”識字,把一個字或幾個字的構(gòu)字部件打亂順序?qū)懺诳ㄆ希瑢W生用組合的形式盡可能的組字,不僅能組合出課本上的字,還能組合出許多課外需要認識的字。
2.故事識字。漢字本身就具有一種美,每一個漢字在學生的眼里就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例如,教學“困”和“囚”時,我講了《徐智救樹》的故事,徐智鄰居家里有一棵大樹,風水先生說院里種樹不吉,因為他家院子是四四方方的,就成了困難的“困”了。聰明的徐智聽了立即說,院里有人是“囚”,那院里就不能有人了?于是風水先生啞口無言。學生聽了這個故事不僅學會了“困”和“囚”,也受到了講科學,破除迷信的教育。此外,還可以引導個別優(yōu)生自編生字故事識字。如“六”字,可編成兩只大螞蟻抬著一只小螞蟻去逛街。
3.字謎識字。以其幽默風趣、瑯瑯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學生喜歡。根據(jù)字的形狀或意義,引導學生自編,互相猜字謎,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識字興趣。例如,“短豎短橫口中央,四只小腳在下方”,其中的“短豎短橫”強調(diào)了不能寫成“十”,謎底是“點”字。學習“照”字,謎面是“一個日本人,拿著一把刀,鉆進一個洞,流了四滴血”。
二、傳教方法,使學生掌握識字技能
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則是識字訓練的重點。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因素,由淺入深地提高學生的識字的能力。學生掌握了方法,識字的興趣,能力就會有顯著提高,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找出漢字特殊規(guī)律,歸類學習。由于兒童的認知不是很多,因此,應從偏旁部首開始,通過分析漢字結(jié)構(gòu)以幫助學生識字。如“掃”字可分為提手旁。可根據(jù)生活用品、笤帚來幫助學生識字。“打”字由提手旁組成。而有些字,它們的偏旁部首不一樣,則字意也不一樣,例如,“作”是單人旁,意思是工作,而日字旁是“昨”,意思是昨天。歸類學習的方法還有義旁歸類法、聲旁歸類法等,教師應鼓勵學生應用自己最喜歡、最得力、最習慣的方法盡快地認識識字。
2.引導學生聯(lián)想字形識字。中國最古老的文明從漢字開始,從簡單的圖形到今天明朗的線條,經(jīng)歷了千年的演變,它的字體形象多變。識字教學中,我充分抓住漢字形象、直觀的特點來誘發(fā)學生想象漢字的形體美,在識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
3.學會自學,促進學生自學識字。初入學的兒童,識字不多,因此,可從教漢語拼音開始,有意識地進行專題訓練,使學生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如學習識字時,可以結(jié)合畫面組詞,讓學生邊說邊識字。從而在練習中不斷提高識字水平。也可根據(jù)拼音及發(fā)音不同,結(jié)合多音字詞及造句,使枯燥的發(fā)音字母變得內(nèi)容更加豐富且生動有趣,同時也促使學生在課外閱讀時自學識字。
三、通過生活實踐,鞏固識字
識字教學需要教科書,這是學習語文的憑借,然而識字僅靠幾冊教科書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教科書能容納的東西實在是太有限了。因此,我積極引導學生向課外延伸,把學生的生字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結(jié)合起來。學生在生活中接觸最多的是廣告招牌、商品包裝物和各種報紙雜志,這些都可以成為兒童識字的材料,讓他們收集起來,剪剪、畫畫、貼貼,就成了圖文并茂的“識字課本”。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收集、整理、編排,是一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
識字教學是一項艱巨的教學工作。在識字教學實踐中,只要我們不斷地總結(jié)、積累、努力地探索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地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識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