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始終堅持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把養成教育有機地滲透和貫穿到學校教育教學全部工作中,有目的地、自覺地、主動地結合多項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更有利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在課堂教學中滲透養成教育
課前預習、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養成自學的良好習慣。好的習慣將影響學生的一生。因此,要使學生從思想深處認識到養成教育對他們自身發展和提高自我修養的重要性。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基礎,也是個人素質的表現。
我校利用班會課、專題講座、國旗下講話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感恩教育等。讓學生明白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二、結合校園生活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
教師首先起模范帶頭作用,教師的思想、行為、作風、儀表氣質隨時都感染和影響著學生。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良好的師德師風對養成教育是有力的推動和促進,教師要輕聲開關校門,靠右行走,主動彎下腰撿拾校園紙片、石塊、垃圾等;比如在升國旗、做廣播操時教師不能聚在一起交頭接耳,做眼保健操時教師更不應該離開課堂。大型活動或集會時教師不能提早離開會場。又如要求學生熱愛勞動,每次學校大清掃我都趕在最前頭。身教重于言教,潛移默化地熏陶學生,讓學生愛護學校環境,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從學生身邊小事做起。
教師選自律能力強的同學作為班級干部,激發為同學的服務意識及各種能力的培養,以達到自我管理的目的。讓他們明確他們具體的職責,并教給他們工作方法,指導并幫助他們開展工作。讓他們發揮帶頭作用,管理班級,下課當走廊監督檢查生等,引導學生增強學生的服務意識。
班干部工作有成績時,應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表揚,他們工作有失誤時,要細心地引導他們開展工作,及時糾正他們的錯誤。熱情地幫助他們,鼓勵他們克服缺點,樹立他們的威信和信心。以表揚為主,盡量少去批評他們,個別事情放心地讓他們去做,信任他們、支持他們,逐步培養他們的工作能力。例如,出黑板報、安排值日、安排勞動等。平時多同他們談心,更加嚴格要求他們,讓他們認識到:他們應該帶好頭,給同學們做好榜樣。我們設立班干部值周制。每周安排一個組對學生的衛生、紀律、學風等進行全面檢查,并且評分,讓每位同學成為管理者。通過檢查,學生在實踐的體驗中,明確了哪些事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從而提高了自己的控制能力,同學們自己教育了自己,不良行為得到克制;班級之間出現了相互學習、你追我趕的新氣象,從而涌現了不少優秀學生。
三、用制度來約束
用制度來規范學生的言行,完善評價機制,建立學生成長手冊及學分制。把學生好的品德寫進成長手冊中。來增強全體學生自我管理意識,限制和克服自己消極的一面,使自己朝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通過定期評比,經常檢查,使規章制度落到實處。
四、養成教育要充分發揮班集體的教育功能
一個班級班風的好壞、集體意識的強弱、道德水準的高低,對集體中每個成員道德品質的形成影響極大。班集體假如形成一種高尚的道德風貌、較高的思想境界、刻苦學習的精神、積極向上的競爭氛圍,學生在這個集體中就會受到強烈的感染、無形的鞭策和制約,必然會培養出團結互助、關心他人、嚴厲認真、奮發向上、品格高尚的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讀書不只是為了學習,更是為了生活。現在科技這樣發達,沒有知識你怎么生活?這也就是給了學生一個目標,為了明天的好生活發奮學習,這個目標會使學生信服。學生明白學習是為了自己,為了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素質,自動自發地學習。如每天早讀學科代表組織學生朗讀,班干部要帶頭拿出書來讀,這樣會使教室里一下子變得書聲朗朗,另外,在我們班開展比學趕幫的活動,成績好的學生不敢松懈,稍一松勁,就會被超過,學習好的學生與成績差的同學結成一幫一的學習對子,幫助學習吃力的學生提高成績,也是學生自己成長的過程。
五、在社會生活中滲透養成教育
優化社會環境不僅是社會的責任,也是學校的責任。我校重視學生的養成教育對社會的依賴,重視社會的影響對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影響,與社會溝通,組建社會教育基地。利用社會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組織學生到社會去參加實踐、瞻仰烈士墓等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遵守紀律,樹立民族責任感,做社會有用的人等教育。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公民道德意識,組織學生關注社會,成為將來社會的接班人。
六、養成教育要持之以恒
學生的行為具有持續性和反復性,養成一個好習慣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抓,一種良好習慣的養成有一個過程,必須經常地進行誘導、訓練。一種不良行為的糾正,也須反復地進行指導、教育。所以對學生的養成教育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因為習慣成為自然是需要時間的,同時要注意師表形象,注重感情的交流。
良好行為習慣并非一朝一夕就能養成,它需要我們師生長期努力,需要老師不斷督促引導。如果這個問題抓得好,有利于良好班風、校風的形成,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的確立。今后,我們將深入研討,不斷總結,爭取抓出更大的成效。使每個學生都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讓他們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