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況介紹
小范父親:初中文化,石油職工。由于工作原因經常跑野外很少陪孩子,對孩子的需求了解很少,在小范小的時候爸爸管理孩子方法簡單粗暴,如有老師反映在校不良表現,回家后對孩子常常打罵,從不管孩子的學習,不履行父親的教育責任。離異后不久再婚,孩子放在奶奶家里管,每月給兒子生活費?,F在爸爸有時候也感覺很內疚,于是每次休假回奶奶家看孩子總是買一大堆吃的和玩具給孩子,想用金錢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曾想讓孩子和他們一起生活,但后媽堅決反對。
小范母親: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離開,孩子對母親幾乎沒有任何的印象。
小范本人
基本情況:14歲,孩子性格有些自閉,思維活躍,但生活比較懶散隨意,上課總愛說一些怪話,惹老師生氣。另外他和班里的很多同學關系也很不好,經常因為一些小的事情和同學發生矛盾,甚至于發生打架事件,很多同學不愿和他一起玩,脾氣很犟,與其他同學發生矛盾,從不做自我檢討。
生活情況:小的時候爸爸由于工作忙經常把孩子一個人關在家里,有的時候姑姑管他,更多的時候是奶奶管他。平時的生活簡直是一團糟,有時在姑姑家住一段時間,但大多數時間是在奶奶家住。
學習情況:學習成績中等偏下,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不講學習方法,上課精力不集中,愛做小動作,不喜歡背誦,很懶,作業不認真,寫字很差,不愛思考。經常應付老師布置的作業,作業的準確率很低。老師要求背誦、默寫的知識點,從不背誦、默寫。
二、案例分析
1、盡量去改變現在的家庭格局
對于小范來說,奶奶成為了管理的主體,而不是爸爸,這在小范的成長歷程中是非常不利的。由于后媽不能接受小范,這其實對小范來說也是一種打擊,會讓他覺得沒有去愛他、去關心他,這也是他自暴自棄的一個主要原因。作為父親既然選擇重新組合家庭,就應該多去做后媽的思想工作努力讓后媽去慢慢接受小范,而不是把他推向奶奶。
2、履行一個做父親的職責
由于小的時候家庭的破裂,再加上工作忙對孩子疏于管理,小范在很小的時候和其他孩子相比他缺少家庭團員的氛圍,缺少父親、母親對孩子的關愛。有時就單獨關在家里一個人自己玩,孩子的童年可以說是孤僻的,現在父親覺得有些對不起孩子,想來彌補,但是由于重新組織了新的家庭,產生了種種的矛盾,其實這些矛盾都慢慢轉化成為小范心理的陰影。這些都是父親沒有盡到責任而導致的。
3、教育孩子不能走兩個極端
小的時候由于覺得虧欠孩子,現在來彌補,滿足孩子的各種愿望,這其實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父親現在從生活上盡量滿足孩子的各種愿望,但孩子心里上缺失的卻無法滿足,而且這樣做有很大的弊端,此時的小范不會用因為爸爸在生活上滿足了他的要求而心存感激,在他認為是應該的,這樣就失去教育小范的契機。反而讓小范目前覺得無所畏懼,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完全脫節。
4、奶奶管理孩子產生的誤區
從孩子成長的過程來看,由于奶奶管理孩子,僅僅是從吃穿上去滿足孩子,對孩子學習上的要求和孩子思想上教育溝通幾乎沒有,所以平時在爸爸不在的情況下孩子沒有約束力,完全在一種沒有約束力的家庭教育環境中成長。另外在小的時候父親不在家經常把孩子獨自關在家里,這樣孩子性格會很孤僻,在父親負面形像的影響下,母親又不在,親子溝通能力差,缺乏家庭規則意識,這直接導致孩子在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方面養成了很多壞習慣。
5、孩子作息時間混亂
孩子目前生活秩序混亂,作息時間的不規則。沒有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每天早晨不起床,平時回家總是愛看電視,不去做作業,到晚上十一點過后發現作業偶還沒有完成,又開始急急忙忙補作業,導致晚上睡眠不足,早晨起不來吃不成早飯,長期以往孩子的身體肯定會受到影響,從孩子的課間的表現 來看,完全沒有時間意識,一下課總是先想到玩,作業總是推后,更不要說主動去背誦課文和英語單詞,一天到晚磨磨蹭蹭,甚至需要奶奶來不厭其煩地提醒仍然不能及時完成自己份內該做的事。時間長了孩子又會嫌棄奶奶嘮叨,聽不進大人的話。厭煩老師和家長的說教,逆反心理很強。
6、沒有制定家規,孩子守規意識薄弱
正所謂“沒有規矩,難以成方圓”,所謂規矩我認為就是一種約束,如果一個家庭給孩子太多的自由而沒有相應的約束,那孩子可能很難養成良好的習慣,小范現在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家里好的習慣很少,再加上奶奶對孩子的督促沒有那么緊,所以制定家規顯得尤為重要,家規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做作業、看電視和玩電腦的時間的限制,要和孩子約法三章,男孩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如果孩子近一段時間表現的好家長再進行適當的獎勵,這樣小范的的壞習慣一定能慢慢轉變過來!
7、沒讓孩子體驗家務勞動,沒有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金錢觀
由于奶奶負責照顧小范的生活,自然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惰生活,再加上父親也感覺愧對于孩子,這些年也沒有怎么照顧小范,每次節假日來看他時候總是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買很多的東西,也不管這些東西對小范來說是否真的很有用。
三、輔導的策略
更新觀念之一:多角度觀察孩子的優點去賞識孩子,看到孩子的長處;更新觀念之二:培養孩子的好學習習慣;更新觀念之三:父親要認識到自己教育孩子的失誤;更新觀念之三:尊重孩子的家庭平等地位,學會和孩子做朋友。
四、具體實施過程
(1) 要讓培養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2)孩子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3)孩子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4)制定作息時間表。在一日生活中,什么時間做什么事,必須要通過作息時間來體現。這里要從三種情形考慮:一是上學期間的作息時間;二是周末期間的作息時間;三是假期作息時間。一個沒有時間意識的人,一個不遵守作息時間的人,意味著自由和散漫,工作、生活和學習效率將是非常低的,常常會浪費大量的寶貴時間用在拖拉磨蹭,以及干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上面。(5)制定家庭規則。包括每天寫作業的時間看電視的時間,早晨起床的時間和每天放學回家的時間,每天必須堅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每周總結一次,如果有違反,必須有懲罰的具體措施,如果表現良好可以和奶奶或者爸爸協商增加玩電腦的時間作為獎勵。如果這個規定賞罰分明,相信孩子是很容易接受的。其實良好成熟的家規,是在習慣養成,品德培養,勵志上進等方面進行嚴格的規定的。既明確告訴孩子和家人在什么范圍可以做某些事,同時也是給孩子指明如何操作的步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