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以后的數學教材,色彩鮮明,容易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處處以“生活經驗”為背景,創設情境,體現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而新課程理念就是要還原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運用個人的認知能力,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系和圖形性質,并且嘗試用來解決問題、積累經驗,而不是單純依靠模仿和記憶,記住現成的數學知識。因此,我們在上數學課時,不能用老一套的例題、示范、講解來教,應該根據數學教材的特點,將數學課上好、上活。
一、教學目標活起來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有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被谶@樣的理念,數學課程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四個方面樹立其多元化的教學目標。數學教學不僅要關注知識技能,也要關注情感態度。也既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數學教學不僅要關注問題解決,也要關注數學思考過程。也既將結果和過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新課標中課程目標打破了以往只有知識目標的傳統方式,數學的學科特點就是讓學生從親身經歷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既有用又有趣,充分發揮“有用”這個外在動力和“有趣”這個內在動力的作用。教學目標科學、全面,體現了數學課程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的基本出發點,使課堂的側重點也因此有所不同。
二、教學方式活起來
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在課堂應努力營造讓學生愛學、樂學的課堂教學環境。
三、學習方式活起來
新課標強調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以往的教學,都是老師講例題,然后學生大幅度的做練習,課堂上沒有生氣。新課程改革后,學習方式改變了,課堂活起來了。
1.自主探究學習
學習過程是一個對外界知識的內化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非常重要,自主探究作為新課標理念下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應充分給予學生這儀權力。自主探究學習,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為指導,在恰當的學習目標導引下,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等方式,在主動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的學習過程。
2.合作探究學習
教學過程就是一個合作交流的過程,教學中教師應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多利用小組學習、活動游戲等方式,促進學生的合作與交流,一方面能促進學習更為高效,另一方面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合作的習慣、交流的能力,更好地推動學生發展。
合作學習是指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能使每個學生都參與活動,組織得好,能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如:在教學“時、分、秒”時,為了讓學生體驗一分鐘有多久,我讓小組的同學互相合作,由小組長計時,每個同學輪流做一件事,看一分鐘能做多少事情。這樣互相監督、合作學習,效果比較好。
四、作業設計活起來
作業可以說是伴隨學生學習生活的伙伴,傳統的作業大部分是教師或者教材提供的,不是自選的,與生活的聯系也不緊密,作業的形式比較單一。面對新課程,我的作業也來了一點活的變化。
1.類型多樣化
數學作業不再單是做練習題,增加了許多新的類型,如畫數學畫,為校園進行設計;寫數學日記,記錄一天看到的有關數學的數據;數學實踐作業:測量房間的面積,觀察大門的朝向等等。
2.多樣的評價方式
新課程改革十分關注評價方法的改革,在評價建議中強調努力構建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主體和手段多標準化,既關心結果又關心過程的新的數學教學評價體系,使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面對課程改革,我既深感振奮,又總覺不安。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否能在課改中得到認可,取得成效。作為改革前線的教師,在今后的實驗中,我將進一步加強學習,不斷更新觀念,提高各方面的水平和能力,讓數學教學成為我最大的樂趣,讓我的課堂成為學生最大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