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笑教學,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只有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在尊重學生自主地位的基礎上,學生才能夠敢于質疑,敢于發言,敢于冒險。學生的潛力才能夠得到充分發揮。興趣是培養學生創造精神的原動力,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是最好的老師。設想:在美術課中教師干巴巴地說教,學生聽課垂頭喪氣。極具情趣、表現自由的美術教學變成了一次次老八股式的重復。這樣的教學,不僅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興趣,而且只能使學生更加厭學。因此,我們應當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境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和主動意識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做到樂學,主動地學,學有所得,越學越愛學。
1.陽光教學發掘教材內容呈現形式,尋找刺激的新異與變化
教師的一個微笑,學生的一份信心,課堂上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要做到與學生親切、和諧、主動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環境。“教學過程中創造引人入勝的情景,即教學過程引用有趣的例子、實驗、離奇的事實,可以稱作教學上陽光情感刺激方法之一”(巴班斯基),其中涵蓋的道理就是告誡我們美術教師要充分研究所教內容,力求找出某些關鍵點,從那里揭示出某種新的意外的、超出學生主觀預期的東西。
2.發揮美術教學活動的獨特魅力,滿足學生的審美需要
學習興趣是個體力求探究事物并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認識傾向。我們在美術教學中,一是積極采取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影視、錄像、多媒體、范畫、參觀、訪問、旅游,甚至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再現形象,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境,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不斷給學生以高尚的審美體驗,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美術的興趣。二是注意調動積極的情感因素作用,從滿足學生的一些重要需要入手,引發學生的快樂情緒,使學生在發展求知需要的過程中,盡可能充溢著積極的情緒體驗,滿足對美的需要。
3.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誘發學生主動參與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生活中處處有美術。著名的雕塑家羅丹曾說:“生活中并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4.充分利用情感體驗,激活學生主體意識
情感的特質往往能在個體或整體行為和態度中顯露出來,經常發生而被鑲嵌在個性之中,產生某種行為。
二、創設情景,激發學生主動參與、鼓勵學生自主探究、關注學習過程
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這是引導學生學習探究的關鍵。探究性學習實際上是一種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在有效的活動設計中,作為組織、參考、指導和伙伴關系的美術教師,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去關注學生美術學習探究過程。
1.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
個體創造潛能的發揮,首先依賴于個體主體性的充分體現。在全縣中小學,我們推行美術“學案導學”學習方式的整體研究,旨在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學會學習,學會發展,學會做人。即經過教師精心設計,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掌握方法,培養能力,把學生推向探究知識的前臺。在美術課堂上,從探究問題的提出、學習伙伴的選擇,到學習過程的安排、學習方法的確定,乃至學習成果的呈現,學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實踐的機會,有更大的創造空間。學生在學習和探究中始終處于主體地位。這對于能力重于知識的現代社會來說,意義是深遠的。
2.提供交互式的學習平臺
在課堂上,創造氛圍、空間,提供學習、實踐的機會,使美術教學有一個民主、寬松、和諧、愉悅、包容的氛圍,在整個學習探究過程中,時時、人人有提問、發表、展示的機會,讓學生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提供最適宜的創造活動環境,讓學生自由奔放和新穎地想像,在無拘無束的氛圍里自由地呼吸,引發學生的創作靈感。讓學生在富有情趣、表現活動自由的美術教學過程中,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征和技術方法,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和學習能力,培養良好的個性和創新精神。
3.創設學習情景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認為,課堂上有三種學習情景,它們分別是合作、競爭和個人學習,其中最佳情景就是合作的學習情景。著名合作學習理論家約翰遜等人指出:合作學習是三種學習情景中最重要的一種學習情景。因此,教學中我努力創設能夠引起學生興趣,促使他們主動而又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的問題情景中去。就這樣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活動情境中,積極思維,主動探索,合作交流,課堂成了學生展示自己才能,發揮自己創造性的場所。學生是美術活動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教師只能退居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的位置。
4.關注學生真正的參與
教學實踐使我體會到: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獨立思想和認識潛能的實踐者,而教學過程本身是以學生的認識為歸宿的特殊認識過程,這一過程是教師無法代替的,因此,教師做為教學的主導者,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千方百計地為學生創設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情境,放權讓位給每個學生,“放”時間和空間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獨立思考、合作討論,去獲得美術知識,使學生在思考中求進取,在進取中求成功,在成功中求樂趣。
三、大膽嘗試教學方法與手段,活躍課堂氣氛
俗話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課堂教學中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特別是學校的學生情況和教學設備等實際情況,大膽嘗試教學方法與手段。不能老是那固定的幾個環節:提問、引導、講授、指導等。要敢于創新,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思維。在遵循教學原則,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敢打破課堂教學結構。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實現學習的主動性興趣性和自覺性。多種教學方法要靈活運用,使之產生互補效應。
四、利用“網絡”資源,優化美術課堂
近兩年來,我國的“電腦網絡輔助教學”的理論和實踐取得了較大的突破。它的設計思想在從“面向教師轉而面向學生”。在教學中,確立以“學生為中心”這一念,強調情境,強調協作,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索性,能夠充分發揮學科教師教學特色和教學個性,同時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
五、充實課外活動,鼓勵藝術表現,激發藝術創造
課外活動是豐富學生精神生活、擴大視野、陶冶情操、激勵創新的有效陣地。創造力與創造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創造力的提高最好的辦法是多多開展創造活動。學生在這種活動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圍限制,教師傾向的束縛,能隨心所欲、獨立自主地得以發展。因此,每學期我都設計適合學生創造力發揮的活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