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學困生;情感;對策
所謂“學困生”就是在學習教材中,理解和記憶比一般學生感到困難,成績低下的學生。筆者長期從事高中物理教學工作,通過觀察和研究發現,高中生學習物理的“學困生”比例較大,成績明顯偏低。本文從高中物理教與學的側面,對“學困生”成因及對策做一點初步的探討。
一、形成“學困生”的原因
1.學生對物理學科沒有建立必要的情感。目前,很多高中學校,往往重視畢業班,輕視基礎班,重視重點班而忽視普通班。因而,啟蒙班級、基礎班級的物理課多數由新教師或一般教師來承擔,為了提高每次測驗的及格率和平均分,有的教師用印發大量的練習題,使學生陷入死記硬背,搶著完成作業的緊張狀態,而忽視生動有趣的實驗活動,忽視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訓練。另外,由于有些中學還不具備配套的物理實驗器材,加之又不重視自創和重組實驗教具,把有趣的物理實驗“做”成枯燥的黑板實驗和試卷實驗,學生體驗不到學有用的喜悅,也就難于建立必要的學習情感,難以適應高中階段物理的學習,必然也就逐漸出現“學困生”。
2.難于形成科學的物理思維方法。物理學有其自身的特點,有適應其概念形成和規律特點的思維方式。一般來講,物理概念的建立過程,需要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概括、類比等多種思維方法。在高中物理中,這些思維對象、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都比較抽象、復雜。有些來自農村的高中學生,由于受家庭和學校教育環境的影響,學習自主性不夠,依賴性強。在遇到實際問題時不善于將各種物理現象進行比較分析,抓不住事物的本質和特征,不能把實際問題轉化成物理問題并進行分析、推理、判斷等思維,只會機械記憶概念、套用公式。對概念、定律的理解停滯在文字層面上,不能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公式的物理意義。長此下去成績越來越差。
3.難于在學習過程中建立自信自強的信心。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可以遇到一些學生的學習情緒,時而高漲,時而低落,時而學習進步,時而學習退步,總表現出對學好物理信心不足。曾有學生說:“我看到物理題目文字一多,心就煩躁,認為這么難的題,我是做不來的,因此就不想做”。甚至有的學生,雖然學習很努力,也花了不少時間學習物理,但測驗成績總是不夠理想,很少獲得學習成功的經驗。久而久之,滋生消極情緒,喪失信心。
二、轉變“學困生”的對策
由于受地域、家庭、學校、社會等環境的影響,在千差萬別的學生中,造成“學困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師應善于全面、綜合地分析學生,深入了解“學困生”,滿懷信心地幫助、激勵“學困生”。下面從教與學的側面,探討如何提高“學困生”的能力,增強信心,從而盡量減少“學困生”。
1.優化課堂教學 激發學習情感。要防止學生對所獲得知識采取冷漠態度,激勵學生情感的需要,不完全決定于事物本身的特征,還取決于它和主體過去的經驗聯系。同樣,教師在講授的材料中,只有適度的新穎的東西,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這就是說,教師不僅要注意新課的引入,且還要適時采用最佳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不斷轉換學生的興奮點,協調大腦的不同興奮過程。讓每一個小故事,每一個啟發性的問題,每一個插圖,每一個實驗演示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在教與學的師生、生生互動中,幫助學生排除物理難學的心理障礙,使物理課對廣大學生具有吸引力。
2.改進教學評價 體驗成功愉悅。以人本論為理論基礎的成功教育思想核心是:“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和愿望。”教師的藝術在于盡可能地組織好教材,根據學生實際,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和有利于學生獲得成功的條件。對學生的問題回答,作業完成、測驗考試等需特別關注學生的感受,即時發現學生在學習和思維過程中點滴火花,并給予恰當的評價激勵。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產生進一步獲得成功的愿望。這樣既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又能樹立起自信自強的信心。
3.深入學生學情 及時彌補缺陷。高中“學困生”的固有特性是基礎知識的缺陷。如果這種知識缺陷和空白點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時,將直接影響新知識的接受,最終會學不下去。所以,從高一開始,除選派有經驗、有能力的教師外,我們還要滿腔熱情地按照學習的循序性和“學困生”的具體情況,給他們更多的關注,并幫助填補知識的缺陷。通過接近“學困生”,深入了解他們知識或技能缺陷的性質和深度,以及產生知識缺陷的原因,針對不同的“學困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一步一個腳印地、踏踏實實補缺。
對于共性的知識缺陷,可在課上針對性地進行重點輔導。對于個性的問題,可采取課外個別的心理輸導、學法指導、作業輔導等,幫助他們補缺的同時,樹立學習自信,也可以采取在學生中成立幫教小組,依靠集體的力量,及時反饋疑難之處。對于實驗技能方面的缺陷,可采用開放實驗室,進行個別質疑和指導。這樣,不僅彌補原有知識的缺陷和空白,而且他們的智力得到不斷的發展,自信心得到加強。從而逐漸養成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