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1.當前初高中地理教育教學現狀
自從地理作為高考科目以后,高中地理的教學任務就明顯加重。而初中受中考指揮棒的影響,地理僅作為“小學科”出現在初中教學中。只學到初二就結束了,地理學科教學缺乏連續性,初高中地理知識間形成一個“大斷層”。導致初中畢業生的地理基礎知識普遍薄弱,初、高中地理教學嚴重脫節。而在高中的地理教學中,初高中地理知識聯系十分密切,且高中地理與初中地理的要求明顯不同,難度上的跨度大,大部分學生初中地理知識嚴重缺乏成了高一地理入門的最大困難,嚴重影響高一地理的正常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做好初中與高中地理知識的銜接與融合非常重要。
2.目前國內初高中地理銜接學習研究現狀
①何四群主要從基礎知識點、讀圖技能、學習方法和評價方式等方面的有效銜接上進行了論述;②張晉燕主要論述了初高中地理銜接問題產生的若干原因;③龐莉晶建議從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兩方面來解決初高中地理教學的銜接問題;④潘永成,葛為勞首先論述了初高中地理教學嚴重脫節的現象,然后對初高中地理銜接教學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⑤萬正耀通過對烏魯木齊市初高中地理教學知識點銜接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建議通過改革教學體制、為初中生指定長期規劃、強化高中地理教學的銜接等方式解決初高中地理教學知識點銜接問題;⑥趙海燕對于初高中地理教學的銜接問題,建議從改變學生學法、培養學習興趣、貫徹地圖的重要性和及時銜接初中地理內容四方面進行改進。
二、研究依據
1.艾賓豪斯的記憶衰減理論
艾賓豪斯發現了學習和回憶之間的時間歷程。材料在學習后頭幾小時遺忘最快,隨著時間的推延,材料遺忘越來越少,也即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針對新高一學生來說,要在學習間斷一年后再次調用之前學過的知識,有一定困難。
2.聯結主義學習中的強化理論
強化理論是美國的心理學家和行為科學家斯金納、赫西、布蘭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種理論,也稱為行為修正理論或行為矯正理論。斯金納認為行為之所以發生變化,是由于強化作用的結果,人的學習是否成立關鍵在于強化。當一個操作發生之后,緊接著呈現一個強化刺激時,那么,這個操作的強度(概率)就增加。對高一學生而言,地理學習的強化經歷了一年時間的間斷,這無疑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的思想來源于認知加工學說,以及維果斯基、皮亞杰和布魯納等人的思想。其中提到,學習過程同時包含兩方面的建構:一方面是對新信息的意義的建構,同時又包含對原有經驗的改造和重組。對新高一學生來說,初中地理知識的薄弱必然會影響高中地理知識的學習效果。
擬解決的問題:
新入學高一學生初中地理知識點掌握情況如何?高一學生對地理學科是否感興趣?初中地理知識點和高中地理知識點之間怎樣銜接?初高中地理知識點之間是怎樣的一種聯系?如何科學的彌補其缺失的初中地理基礎,并且做好高中地理知識點的銜接與梳理工作以便更好的進行教育教學?
學情分析:在我一年來的地理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對初中的地理知識點特別是基本的地理常識,掌握情況不扎實,如在地球運動教學中,學生對于地球儀上基本的經線、緯線易混淆;在大規模的海水運動一節,學生對大洲、大洋名稱及相對位置不明確等在此背景下,我認為只有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學知識點銜接,才能讓學生更好的適應高一地理學習,才能轉變地理學習的觀念,有效的進行地理學習及用地理方法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作好鋪墊。
綜上所述,目前對于高一地理知識點梳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僅十多篇論文。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側重于從學習方法、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進,有些涉及到初高中地理知識點銜接問題產生原因、銜接策略方面的研究,仍是一些初步的研究,有待于進一步深入探討。而對初中教師與高中教師在教學知識點上的具體銜接涉及甚少,因此本研究重點放在初高中地理知識點的對接上,以便今后能更好的指導高一年級教學工作。
研究目的和意義:
研究目的:(1)培養高中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2)通過制定合理的初高中地理教學知識點銜接學習計劃,使學生更扎實的掌握高一地理需要具備的基礎地理知識;(3)對初高中地理知識點的研究可以促進課題組教師完善中學地理知識框架;(4)通過研究初高中地理知識點的銜接,幫助備課組教師更有效的組織教學。
研究意義:(1)通過教學使得高一學生能夠快速進入高中地理學習狀態,從而提高地理學習的興趣;(2)通過初高中銜接學習,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調用已經學過的初中地理知識,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高中地理知識,完善初高中地理知識結構;(3)使得高一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高中地理知識,為將來學業水平測試打下堅實的基礎。
研究的基本內容:(1)關于新高一學生地理學習現狀的調查分析:a.新高一學生對地理學習興趣的調查;b.對高一學生初中地理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查及分析。(2)初高中地理知識教學知識點的聯系及銜接策略的研究。(3)高一地理知識點梳理,繪制知識結構圖譜。(4)初高中地理教學知識點銜接學習計劃的制定及修正。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調查研究法。調查研究是科學研究中一個常用的方法,在描述性、解釋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運用調查研究的方法。它一般通過抽樣的基本步驟,多以個體為分析單位,通過問卷、訪談等方法了解調查對象的有關咨詢,加以分析來開展研究。本研究采用調查研究法,對新高一學生的地理學習現狀進行研究。(2)文獻研究法。文獻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鑒別、整理文獻,并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事實的科學認識的方法。本研究中在選題的理論依據收集以及在初高中地理知識教學知識點的聯系及銜接策略的研究中運用了文獻研究法。已具備的工作基礎和有利條件:(1)即將從事新一屆高一年級地理教學工作;(2)有高一年級八個班的樣本;(3)學校對教研的大力支持;(4)課題組成員都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
預期研究成果:(1)收集初高中相互關聯的知識點或試題編輯成冊;(2)制定出合理的初高中地理知識點銜接計劃;(3)關于初高中學生地理知識點銜接階段性學習體會匯編;(4)繪制高一地理知識點梳理圖譜;(5)關于高一地理知識點梳理的研究結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