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就是一個世界。
已經無數次聽到學生家長這樣的告白:“老師,你說一句比我們說十句都管用,他可聽你的了。”即便是身為教師的家長,不管你自認為多優秀,當孩子走入校門后,也不得不將孩子心中最權威的位置讓給他的現任老師。
或許,對孩子來說,“老師”是一個帶著溫度而有點距離,卻又讓他不由自主心生敬意的字眼。孩子的世界很大,他可以包容無窮的新知;孩子的世界又很小,一位老師的靈魂就可以把它裝滿。當一位老師占領了孩子生活中絕大部分時間的時候,你也會悄然成了他們未來的方向,人生的榜樣。童稚的孩子有時候決然否認自己的父母,不是因為不愛了,只是在伴隨他成長的同路人中,他們認定了老師才是最好的。
一
平時在教室寫東西,忘記帶筆。于是,到教室后找學生借筆,幾乎成了必不可少的插曲。
“小明,借我一支筆用,好嗎?”
“哦,有。”
說完這些話,小明就開始在筆袋里翻來覆去地幫我找簽字的筆。更有意思的是,他的同桌和后桌聽了剛才的對話,也在那里翻找。若是誰找到了,能夠搶先一步將筆遞到我手中,他的眼中便藏著一絲小得意,其他人卻似乎有幾分遺憾。
經歷這樣的小片段多了,我發現每次從學生手中借到的筆,都是筆水飽滿,特別好用的。我猛然間明白了,原來他們是那么的“磨蹭”地翻找,是在精心地挑選。對于孩子來說,能夠給老師提供幫助是榮幸的,甚至是榮耀的,他們要把最好的給我。
二
每天放學,我都要同值日生一道將教室打掃干凈才下班,教會孩子如何將衛生打掃徹底,培養認真做事的好習慣。那天。身體不舒服,渾身象散了架一樣,提前回了家。轉天早上趁孩子們還沒來,想進班看看昨天衛生情況,推開教室的門,只見桌椅合一,橫排一條線,地面干干凈凈,連平時需要老師督促的暖氣下面都不見半點紙屑,黑板槽一塵不染,抹布整齊地搭在暖氣管線上。班里的花也都是剛剛澆過的,花盆下還滲著水痕,講桌上壓著一張紙條:“老師,我們知道您會提前進班,您放心,您不在,我們一樣會按照您平時要求做好的,您不要太操心,多注意身體。”
雖然我班孩子平時并不愛太表露,但我知道這是他們給我的最好的禮物,也是他們表達內心情感最好的機會和方式。
三
班里有名學生總體成績優異,英語稍差,尤其對語法頭疼,他主動找我幫忙,我告訴他,學好語法并不難,但需要勤奮,并借書給他,讓他自己去揣摩領悟練習。
一晃到了九年級,他來還書,滿口稱贊書好,說自己仿佛找到了寶典,滿是感謝,。現在英語成績已經能上110分了,用他話說,中考成績已穩操勝卷了,臨走時,他留下了一封長信,足有六七頁紙。
讀完信,我徹底被孩子世界里的真摯征服了。他在信中說,他很感激我肯把那么好的一本書借給他,他為了保存那份懷念,跑了很多書店,才買到一本和那本書一模一樣的,然后自作主張\"掉了包\",還給我的是新買的書,借給他的那本還保留在他手中。
看來,有時老師不經意的給予,在孩子看來都是最好的饋贈。
四
每周,我都要翻閱學生交上來的一周的學習反思,生活感悟。面前擺著學生的一篇感悟,我從頭到尾讀了兩遍,寫了總評,就放在了一邊。停頓了半分鐘,我又把這篇文章打開,又讀了兩遍,評析了文中的好句和好段,在文章右邊加了旁批,總評里添了幾句話。最后,自己滿意地把這篇文章收起來。因為我能想象學生是如何期待并感動于老師在評閱中所流出的珍視。
這只是一個細節,然而我還是希望自己能把最好的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