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無小事,只有處處留心,更多地發現學生的“真”丶“善”丶“美”,及時給予正面的評價與引導,才能促進孩子的和諧發展。潤物細無聲,在點滴積累中讓孩子身心得到健康發展,才能讓孩子擔當起責任,成為國之棟梁。
【關鍵詞】擔當;分享;愛;溫暖
從事班主任工作十多年來,我有一個深刻的體會,大部分學生家長都比較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少有家長過問孩子在學校與其他同學相處的情況,孩子履行自己在班級中所承擔的責任與義務的情況。
作為班主任,如果讓我去分析孩子品行的良好與否,我想把它們概括為兩個詞“擔當”與“分享”。
一個心中有他人的孩子是愿意把班級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是甘于奉獻的。哪怕是撿起一片紙屑,主動去做好值日,給沒有帶本子的同學借一個本子、、、、這些看似很小的事,卻恰恰是孩子們以后的道德價值觀形成的基石。
我們常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可孩子們真的樂于與他人分享嗎?這真的是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
今年我們所帶的這屆學生,是從一年級一手帶上來的。也恰好是課改后帶出的第一批畢業生。結合新的課程標準,在課堂教學與班主任工作中,我逐漸重新審視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與長遠意義。
記得在2013年,也就是孩子們在上三年級時的元旦聯歡會上,我們班有相當一部分孩子拎著自己的一包吃的,從聯歡會開始一直吃到聯歡會結束。不參加游戲,也不關注別的同學在表演什么節目。聯歡會結束后,我開始深深思索:如何改變這些孩子們對別人的冷漠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
在三年級下學期至六年級這三年多的教學工作中,我著力把德育貫穿于教學的始終,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去強化德育:
在課堂教學中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結合學生實際,結合教學內容樹立德育正面典型,讓孩子們知道該怎樣做才是值得稱贊的。
那次元旦聯歡會結束后,在新學期開學之后,恰好三年級下冊教材中有選自亞米契斯《愛的教育》一書中的《爭吵》一文,我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父親的話,展開討論。孩子們在聯系上下文,談自己的理解,結合實際生活體會的基礎上,很快就概括出:做事要是非分明,要勇于承認錯誤。當發生矛盾時第一個伸過手去,請求對方原諒。這是孩子們在那節課,最深的體會和認同。
之后,利用四年級上冊學習同樣選自《愛的教育》一書中的《卡羅納》這篇課文的機會,我在班級讀書活動中推薦閱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讓孩子們走進原著,共同體會成長的過程中遇到的快樂,悲傷、煩惱,在一個個小故事中捕捉人物情感,學會關愛他人,幫助他人。只有孩子們心中有了榜樣的力量,才能砥礪他們更好的前進。
鼓勵孩子們做好身邊的小事,在班級中形成“認真對事,寬容待人,嚴以律己”的良好風尚。
在每周一次的班會課上,我充分利用“雛鷹爭章”臺從文明禮儀、學習態度、友愛互助、環保衛生、體育鍛煉五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逐漸在孩子們心中形成你爭我趕,注重品行,不斷修正行為,力爭優秀的良好氛圍。在小事中培養孩子們的道德情操,這樣以來,讓孩子們在學校不僅收獲了知識,而且學會了做人,讓孩子們身心得到了和諧發展。
及時與家長溝通孩子在學校的行為、表現,當孩子表現出良好的道德行為時及時給予表揚,當孩子有道德缺失的情況是要耐心細致地找問題,查原因。幫助孩子改正不足。在德育方面家庭與學校真正形成教育合力。
在日常的工作中,常常會遇到孩子們忘寫、漏寫、甚至故意不寫作業,還有學習成績下滑,上課表現不好的情況。當孩子們在學業上出現問題時,我往往會“緩”一點去處理。先找孩子談話,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再從我自身去找原因,盡可能的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向家長告狀,指責孩子。而當孩子們在助人為樂等好人丶好事中有點滴好的表現,我都會第一時間和家長取得聯系,美美地夸一番孩子的善舉。這樣長期堅持下來,家長也開始注重孩子德育,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挖掘孩子們心中的真、善、美。看著班上越來越多的孩子被學校評為“雷鋒之星”“文明之星”“禮儀小標兵”,我和家長們都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
教師自己以身作則,做德育楷模給孩子們做好示范。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教師要終身恪守的教訓。德育的無小事,作為老師我也很注重平時自己的一言一行。
首先,在對學生的態度上,一定是尊重的。以蹲下身來和孩子對話的態度,去建立與孩子之間的信任。
其次,要有親和力。“親其師,信其道”,只有和孩子們親近起來,他們才會愿意與你分享他們的快樂與煩惱。
再次,要求孩子們做到的事,自己必須先做到。在地上看到垃圾,我一定自己動手去撿,每次衛生大掃除時和孩子們擼起袖子一起熱火朝天地干。當班里的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主動伸手去幫助,盡自己的最大力量,給予身邊的人愛與溫暖。
最后一定要做到公平、正直地對待班里的每一個孩子。處理問題時對事不對人。讓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相信誠信,明辨是非。
在和孩子們相處的每一天,用愛心去呵護他們,用智慧去提升他們,用正能量去感召他們。
德育無小事,以仁愛之心對待每一個學生,把愛的種子播撒在心中的每一個角落,我們才能處處看到孩子們對善的向往與追求。一個愿意“擔當”的孩子他的心中一定裝著“責任”二字,即使還未長大,他也處處會嚴于律己,全力以赴。一個愿意“分享”的孩子,他一定會讓身邊的人如沐春風,處處感受他的溫暖。
“分享愛、溫暖心”只有把別人的裝在心中才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我愿與孩子們一起傳遞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