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校以科技作為學校特色,在幾年的探索中,結合本校實際,提出了“一個中心、二套體系、三個平臺、四項整合、五個抓手、六個環節”的科技特色發展策略。學校自上而下,轉變觀念,立足“浪花歡笑朵朵新”這一辦學理念,圍繞校訓“探本究源、追夢求真”,通過物化環境、內化精神、歷練師資、搭建平臺、整合資源、提升素養等途徑,致力于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點(各科技社團)面(全校學生)結合、縱(科技課程開發)橫(各學科課程教學)交接的課程構建模式,全面推進我校科技教育又快又好地發展。
【關鍵詞】科技;特色;創建;探索
一、一個中心:即以辦學理念為中心
我校于2011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是區委區政府投資三千多萬高標準打造的一所窗口學校,各種硬件設施齊全,設備一流,除建有200多平方米的機器人實驗室外,還有區科協投資214萬元建成的科普展覽館、4D科普影視廳、科普實驗基地;全校教師平均年齡32歲,均是通過筆試、面試層層選拔而來的優秀教師,基于過硬的硬件設施和優質的師資力量,我校將科技作為學校特色。學校自確立以科技為特色發展以來,立足“浪花歡笑朵朵新”的辦學理念,通過物質與文化,把這一理念內化成一種精神力量,一種文化氛圍,一種辦學目標,貫穿于學校的各項工作中,滲透進每一個師生頭腦里,使其成為師生一生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二、二套體系:即師生評價體系
通過幾年的科技特色創建,學校為全校師生搭建了一賽一節兩個平臺,并分別制定了師生評價體系。一賽即國家級、市級、區級科技競賽活動,一節即每學年秋期的科技藝術節,通過一賽一節激發學生的科技興趣、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通過讓孩子參加各級各類的科技競賽,發揮孩子的科技才干,通過科技藝術節的舉辦,讓孩子展示自己的科技特長,增強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信心。同時為了激發孩子踴躍參與一賽一節活動,學校每年科技節都會在學生的參賽作品及科技節展示作品中評出最有創意的作品,授予校長提名獎,頒發校長提名獎牌,大大提高了孩子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
三、三個平臺:即搭建師生創新展示平臺
(1)搭建活動組平臺,發展學生特長;(2)搭建創新賽平臺,激發學生熱情;(3)搭建科技節平臺,展示學生成果。
四、四項整合
(一)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的整合
在實施科技教育中,我校秉承“探本究源、追夢求真”的校訓,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具備與現代社會生活相適應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并將科技與人文教育進行有機整合,著力于學生的人性教育、人格健全、品質健康,強化學校文化作為學生生命底色的思想,以實現學生的終生發展和全面發展。
(二)科技教育與學科教學的整合
在落實科技教育學科化、課堂化的過程中,我們緊緊圍繞辦學理念中的“新”字,強調用科技教育思想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突出探索過程,強化活動體驗,重視問題的討論,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探尋解決問題的策略。要求教師在備課中認真鉆研教材,將書本中隱含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科學思維、人文精神培養等內容顯性化。同時,打破以課堂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增設社團活動、學科論壇、選修活動,積極開設學科拓展課程,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思維的碰撞。
(三)科技教育與科技活動的整合
為了充分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實現科技教育活動化,我校充分依托學校現有的硬件資源,為學生創造了較多的參與活動、實踐操作的機會。如:利用學校科普展覽館和機器人實驗室,開設了機器人實驗、四驅車、航模、小小實驗家等多個社團,同時學校每學期還會組織學生到校內科普展覽館進行參觀體驗,每學年還會組織學生外出實踐體驗,還通過開展每日一問科技小知識有獎問題、科技宣傳周、活動月等,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親自獲取知識、經驗、方法和感情,把學習活動與學生對科學技術的情感、興趣、需要等心理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
(四)科技教育與探究性學習的整合
為了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我校圍繞校訓中的“探”、“究”二字下足功夫。學校安排每周三下午為固定的時間開展探究性學生。在學校的統一組織和督促下,學生自選課題、自由組合、自選指導教師,通過集體討論和研究,提出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展開調查研究,進行實踐論證,得出結論并進行成果交流展示。學校每年秋期的科技活動月,為學生搭建探究性學習成果展示交流的平臺。同時將教師的探究性學習指導情況納入學校辦學章,作為老師績效考核、評先評優的依據之一。
五、五個抓手
一抓環境創建:為了營造良好的科技育人氛圍,我校不惜重金,加強硬件環境建設,力爭讓校園的一花一草,一墻一石彰顯科技特色,營造良好的科持教育物化環境;人文環境建設方面,通過外請專家到校開展講座、大型集會、師生講壇、國旗下講話、科技知識每日有獎問答等途徑來強化宣傳力度,使廣大師生明確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形成了科技教育特色發展的普遍共識;通過懸掛科普標語、塑科學家雕像、張貼科普宣傳語、開辟科普專欄、辦好科技板報、科技手抄報、科技現場書畫賽等活動,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科技就在我們的身邊,讓孩子一進校園就能被科技教育的強化“磁場”所吸引;二抓師資建設:教育的根本在教師。為了有效提高教師的科技素養和科技教育專業化水平,造就一支會研究、有作為、有貢獻、有特色、有聲譽的科技骨干教育隊伍,學校實施了名師工程、青年教師培養工程。學校鼓勵學科教師至少能開設一門選修課,至少能參與一項社團活動或探究性學習的輔導,參與各類科技活動競賽、科技興趣小組、創造發明協會的輔導;鼓勵教師參與科技教育校本教材的編寫,參與科技教育實施與學校科技試點學校課題的研究;三抓校本課程開發:科技教育要辦出自己的特色,就要結合本校實際,合理開發適合本校師生選用的校本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