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關心、理解、尊重、信任學生,是對班主任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師生心靈相通并拉近與學生心的距離的有效途徑,本文從愛心、賞識、智慧、自身修養四個方面闡述了班主任怎樣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進而不斷成長為集“愛心”與“智慧”于一身的創新型班主任。
【關鍵詞】班主任 愛心;智慧;賞識;創新型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歷練,讓我深深體會到新時期班主任的角色正由單一向多元、權威向對話、經驗向研究型轉換,學生的內心世界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成為新時期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內容,關懷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學生基本的精神需求,關心、理解、尊重、信任學生,是對班主任專業化的必然要求,是師生心靈相通并拉近與學生心的距離的有效途徑。因此,班主任工作應從“心”開始。
一、用愛心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愛心,讓我懂得尊重和欣賞學生,理解和溝通,讓我走進學生的心扉。不斷挖掘學生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作為班主任要有“愛心”、“細心”、“耐心”,而“愛心”又是最為重要的。
2007年,我接手了八(8)班的班主任,班上一個學生叫丁如,七年級時被老師稱為“惡作劇大王”。為了轉化他,我向科任教師和班上學生了解情況,多次家訪,了解到他在小學時成績和表現還不錯,由于受家庭的影響才變得“天不怕,地不怕”。為了拉近我與他之間的距離,我沒有馬上批評他,對他沒有什么要求,只是先找他詢問他的家庭情況及與同學之間的關系。當他向我訴說他爸和他后媽都不管,只有七十多歲的爺爺在照顧他時,他留下了眼淚。此時我也感覺到他缺少關愛,很可憐。我就對他說:“你現在的遭遇讓老師心疼,你爺爺一定更心疼。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既要起早貪黑地掙錢,還要照顧你,就已經很難了,而你卻還不聽話,這樣對得起你爺爺嗎?我聽到同學和老師說你有很多毛病,但我相信你能變好,老師對你有信心,你自己有嗎?”他點了點頭,愿意改正缺點。一個星期內,他的紀律和學習都有了好轉,得到了科任老師的好評。但好景不長,他又舊病復發,科任老師又開始投訴他上課講話、遲到、捉弄女同學,嚴重影響課堂秩序。于是我又把他找來,還是沒有批評他,繼續鼓勵他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他一有進步,我就找機會表揚他,增強他的自尊和信心,這樣持續到期中考試,考試過后他又開始松懈了,管不住自己了。但這一次我采取了欲擒故縱的方法,只教育與他一起犯錯的同學,對他視而不見。他在旁邊有時偷偷地看我,我也裝作沒看見。一星期后,他受不了啦,主動來找我承認錯誤,而我抓住這一機會,平和地對他說:“一個人要想學好,光靠別人的教育是不行的,關鍵是靠自己認識錯誤并改正錯誤。你本來已有了一些進步,老師為你高興,但現在又和原來一樣,老師很傷心,要老師花多少心血?你自己好好想想吧!”通過這次的談話,他徹底轉變了。在期末時,丁如得到校級進步獎。我由衷覺得,愛的力量真是偉大。
二、用賞識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賞識教育,能夠激發學生的自信,發揮學生的長處和潛能,使其最終走向成功。做為班主任,我們要格外精心的關愛和呵護每個學生,鼓勵、賞識他們,讓他們的心靈在愉悅中成長。我心里很高興,肯定了她的成績,在班會課上我表揚了她的進步和勤學好問的精神,此后,她的學習勁頭更足了,決心要考上重點高中。表揚與賞識確實能使人奮進。
三、用智慧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做為一個班主任,經常會遇到學生超出常規的狀態,能巧妙地抓住有利的時機,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變不利為有利,也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是九年級第一學期第十二周星期四早讀下課后,學生麗清跟在我身后,對我說:“老師,我今天的語文課課前演講不講哲理行嗎?”我料想她又要給我什么“驚喜”了,她到底要搞什么名堂呢?我有點擔心,于是對她說:“不行!”她的好朋友斯翔和玉娟在旁邊幫腔:“老師,行啦,她都準備了很久了,早就背熟啦。”我沒做聲就走開了。課前演講開始了,麗清同學走上講臺,用響亮的聲音報出了她演講的題目:“一個考試不及格學生的自述”,接著馬上又說道:“如果學生考試不及格,實在不能怪他們。”頓時課堂鴉雀無聲,全班聚精會神地聽她演講。然而我卻暗自擔心,不知她今天又會怎么為難我。
四、夯實自我,走進學生心靈
近三十年的教師生涯,我深深覺得:學生不會因為班帶得好就原諒你課教得差;也不會因為你的課教得好就原諒你班帶得差,教書育人缺一不可。做為一名語文教師,語文綜合性強,基礎知識、平時說話、交際、歷史、天文地理、思想品德、唯物思想等等都有涉及,在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辨證地分析、辨別社會、家庭和周圍的人與事,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乃至進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所謂親其師,才信其道,學生更希望自己的班主任是個多面手。優秀的班主任既要認真上好自己的專業課程,展示出自己扎實的專業功底,又要科學地管理好班級,讓學生全面發展;既要加強自身專業知識學習,更要成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實踐操作者、研究者,不斷成長為集“愛心”與“智慧”與一身的創新型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