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有助于教師在教學中及時調整教學內容、進度及教學形式。如果作業形式單一枯燥,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感,就不能有效全面地發展學生的能力。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捕捉時機,設計靈活多樣的作業內容。我認為必須對數學作業功能、形式、要求等進行重新思考和個性化設計。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創新
作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有助于教師在教學中及時調整教學內容、進度及教學形式。如果作業形式單一枯燥,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感,就不能有效全面地發展學生的能力。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捕捉時機,設計靈活多樣的作業內容。
為改變日前作業的現狀,使其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和創新精神,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我認為必須對數學作業功能、形式、要求等進行重新思考和個性化設計。
一、作業的功能
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布置數學作業不能僅限于書本,必須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發展的聯系,注重學生的學習經驗和興趣,減少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內容,倡導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方式和措施,通過作業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對作業形式的創新
數學作業應由單一的書面機械重復的練習向多層次、多形式、開放型的方向轉變,將學生的課堂學習最大限度向課外延伸,模糊課內、課外的界限,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1、談學習方法型作業。學好數學方法很重要,當學生領會一些學習方法后,可根據不同單元知識的特點,試著布置一些談學習方法的作業,第二天給學生幾分鐘時間在班級或小組內交流,這樣能做到舉一反三,相互啟發,教學生會學,使學生終身受用,并減少了學生不必要的“寫”,增加學生的“說”,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2、想象型作業。當今課改,特別注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而培養想象力是一條很好的途徑。因此我們要善于捕捉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華和突出主題的地方,鼓勵學生發散變通,培養想象力。比如,在學習角時,可布置學生思考如果一個長方形剪去一個角,剩下的圖形還剩幾個角,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3、閱讀型作業。有目的、有計劃地閱讀有關數學知識,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還可以從閱讀中感悟數學家們創造知識的的人格魅力,領略創造的方法,培養學生獻身科學的情感意志。如學習乘法口訣時,讓學生閱讀“小九九”。
4、實驗型作業。實驗能提高學生興趣,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途徑。我們可以把課本上的一些小實驗作為課外實驗作業或課本上的一些作業改為實驗型作業。
5、觀察型作業。觀察是認識事物,獲得知識的源泉。通過觀察型作業,可以使學生學會觀察方法,養成認真仔細觀察的品質,提高觀察能力與思維能力。如學習了銳角和鈍角后,拿出一些實物,讓學生觀察并說出它們分別是什么角。
6、探究型作業。探究型作業就是讓學生盡可能利用身邊材料探索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還可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讓學生的學習從課堂向課外延伸,學習的內容從課本向生活、社會延伸,培養他們的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7、競賽型作業。為了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如知識競賽和制作數學模型的競賽等活動性的作業。讓學生課后充分準備,查閱資料,相互配合,能全面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
三、對作業要求的創新
1、分層布置作業法。為避免出現優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現象,可采取分層布置作業的措施,教師在向學生推薦作業時,向不同層次的學生推薦作業范圍,讓學生在不同范圍內自由選擇,只限定最少題量,而不做統一要求,讓有精力的學生做更富有個性的較高要求的作業,沒有多余時間的學生只完成規定最少題量。
2、數學學習日記法。對談學習數學方法型、閱讀型、想象型、實驗型、觀察型作業要求學生以數學學習日記形式做好記錄,以備交流,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激勵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書面表達能力。
3、小組合作法。有些類型的作業,學生獨立完成有一定的困難,可以建議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如探究型作業、競賽型作業等,這樣,既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能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四、對作業批改評價形式的創新
1、書面型作業的批改。傳統作業的批改以判斷式為主,正確的打“√”錯誤的打“×”,這種批閱方式有利于教師針對性的集中講評,但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仍有許多學生弄不清錯誤的原因,無法找到存在的問題。若采用啟發式批改,指出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問題,對錯誤的根源適當點撥,并通過全班或小組討論,達到自我矯正的目的。也可以采取讓學生分組閱讀的方法,讓學生自己查找錯誤,相互幫助,自我訂正。
2、開放型作業的批改。對想象型作業、閱讀型作業、實驗型作業、觀察型作業或探究型作業,采用教師批閱和小組批閱相結合的方法,老師先批閱小組中某一學生的作業,同其他學生根據老師批閱的方式傳閱評論其他同學的作業,并選出較好的作業,在全班進行交流、展評,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于有獨特見解的內容,還可以由同學合作,在老師的指導下形成論文,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取長補短,激發學生的成功意志,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無論布置什么樣的作業,目的不在于尋求一個答案,重要的是通過這樣一個過程,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