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的藝術不在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語言藝術與課堂的巧妙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第五部分是關于藝術領域的闡述,有助于教師了解幼兒美術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明確幼兒美術學習與發展的價值取向,學習幼兒美術教育的有效策略,讓幼兒美術教育遠離功利,回歸童年,回歸童心,回歸生命審美初感,真正讓美術成為幼兒表達認知、情感、想象與創造的一種語言。為此,現就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并提出有效的糾正對策。
一、當前幼兒美術教育的現狀分析
誤區(一):固守教材,教學方法單一。以往美術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先看教材,教材要求畫什么就畫什么,然后將自己掌握的有關美術作品的知識無條件地直接灌輸給兒童。如:教師先出示范畫進行講解,再分步教畫,最后參照范畫進行作畫。這樣下來,在孩子們的作品欄里,經常看到雷同和相似的作品。可見,教師往往忽視了幼兒的“心靈感悟”,教學方法十分單一而枯燥的,它使得作品模式化的傾向十分嚴重。
誤區(二):教師束縛太多,抑制了幼兒的想象力及創造力。在平時幼兒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按照自己事先安排好的思路進行教學活動,面對幼兒一些新奇的問題、做法,不能正確地對待,采取回避甚至指責的態度,不敢讓幼兒有什么創新的思維,即使幼兒有想法,也要打斷他的思路引導到自己設計好的模式中來。長此以往,幼兒的一切創新能力都被磨滅,創意也變成了單一。
誤區(三):以成人的眼光評價孩子的作品。有的教師往往以成年人眼光為標準來評價孩子的作品。具體表現在:(1)用“像不像”、“美不美”作為唯一標準;(2)講評作業時,對幼兒模仿比較象的作品大加展贊賞,而對畫面單調、模仿不象不予評價;(3)對質量不高的作品干脆不作講評。教師的這些做法不但不利于激發更多幼兒的繪畫熱情,更不利于激發幼兒創意的潛能。
二、幼兒美術教育現狀的糾正策略
1、改變教法,樹立幼兒美術教學新理念。《指南》指出:為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必須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因此,幼兒園的美術教學活動,不是簡單要求教會孩子畫什么就學什么,不能簡單認為具備感知、理解、臨摹三個環節就完成了,必須打破固定的教材,單一的教法,樹立美術教學新理念。例如:主題活動中,孩子對魚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畫下了他們喜歡的“魚”。這是什么魚呀?孩子們顯然沒有畫出不同魚的特征,于是教師組織孩子去海洋館,收集有關魚的資料,觀察不同魚的外形特征,孩子們又畫下了他們喜愛的魚。魚還有好多本領呢!能不能讓它們變得對人類更有用?教師給予幼兒多種變化的方法,孩子們畫出了好多變化的魚。那么,針對以上所說的傳統教法中的臨摹,其實臨摹和想象創作兩種教學方法并無沖突,關鍵是當孩子想進行藝術創作和表現,但又缺少一定的技法時,教師的指導和介入是最適時和最有效的。總之,以充分激發幼兒的想象去創作作品作為幼兒園美術教育主旨,將臨摹和創想有機結合起來,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需具備的教學技能。
2、尊重個性,培養幼兒的想象力、表現力。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孩子們天生喜歡畫畫,愿意用畫來表現他們所見到的,所想到的,喜歡的、厭惡的事等。那么,如何尊重幼兒個性,使他們能自主性地繪畫,且作品更有創意呢?因此,教學活動過程要求做到三點:(1)可以請孩子“說畫”,讓孩子解讀自己的作品。教師要童眼看畫,應允許孩子“自圓其說”,只要幼兒樂在其中,知其所以然,教師積極評價并加以賞識。孩子們在相互“說畫”中互相感染著快樂,這給幼兒的繪畫平添了一份樂趣;(2)對一些審美趣味“與眾不同”的幼兒要充分予以接受和尊重(猶如有些人就是喜歡臭豆腐)。教師應該常常說:沒關系,你想怎么畫都行。畫得很不錯哦!具體的不錯是指什么呢?比如:你這只小狗是笑瞇瞇的呀!這個蘋果好漂亮,看起來很好吃呢等等;(3)自主性繪畫并不等同于讓幼兒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自由繪畫,比如在實踐中,發現在肯定幼兒創作的同時,卻有的幼兒有思想、有想法但畫不出來,原因是孩子本身所具備的技能、技巧不能滿足他們旺盛的創作意識,適時教師用提問、啟發等一些方法開闊幼兒的思路,為創作提供基礎,最終讓幼兒經過不斷錘煉,可以創作出最好的作品.
3、重視對幼兒美術作品的評價。“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在美術教學中也是如此。以往美術教學評價只強調美術技能技法,而忽略認知和情意。評價的內容、方式、評價人都是單一的。(1)孩子的作品,教師不能用成年人眼光評價。孩子天真可愛、可塑性強,具有彈性,他們的美術作品構思新穎,富有想象力,充滿童趣,畫面豐富而富有個性。孩子有些的作品在成人看來很可笑,但實實在在地反映了孩子對事物的特征的認識過程。如,畫“我的家”時,有的小朋友將家安在了樹上,說自己可以象小鳥一樣長有翅膀,想飛到哪里就飛到哪里,自由自在,很富有想象力;(2)評價幼兒的作品,要根據幼兒的心理特征恰當予以勵以。如:“你畫得真好,要是把顏色涂的均勻些,再添加點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更好了,下次努力,你會越來越棒。”“你畫的和別人不一樣,你真聰明。”即使老師眼中看到的是亂七八糟、沒有任何意義的作品,也要先讓孩子來講一講是什么,自己怎么想的,也許在孩子的眼里有另一個天地,覺得自己的作品很美麗。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責備,而不加以引導,那么幼兒將會失去繪畫的信心,更無創造可談了;(3)評價幼兒作品語言很關鍵。語言中蘊含著藝術的魅力。她既能使幼兒興奮激動,甚至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也是使孩子消沉、厭煩、以至暴跳如雷。不論是評價幼兒作品,還是活動過程中,教師言語組織與評價語氣都非常重要。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句鼓勵,讓幼兒樹立起自信心,培養幼兒對活動的興趣,相反教師一句批評的話語,抹殺了幼兒的創作性,也會讓幼兒的想象化為烏有,也許從今以后,也使創意美術失去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