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國特殊兒童普查初查工作手冊明確指出:“特殊兒童的行為包括多動、自閉、智力障礙、性格孤僻、攻擊性行為、語言障礙等多種行為表現?!彪S著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加上城市化加速、核心家庭化、生活節奏加快、環境變化、競爭日益激烈等因素影響,使得我國特殊兒童越來越多。在學前兒童較為集中的幼兒園,幼師如何識別特殊兒童并幫助、教育他們呢?
一、教師自身專業素養和道德素養要不斷提高
1.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充分觀察和了解特殊兒童
每年新生入園時,總會有一些表現比較異常的孩子,或者多動、或者少言語、或者煩躁易怒等,有少部分家長會主動告知老師,但大部分家長甚至沒發現自己孩子的特殊行為,這就需要老師通過對孩子長時間的觀察、了解,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并結合相關理論知識,去發現孩子所存在的問題。
2.科學分析孩子情況,細心做好記錄
當發現某個孩子的行為比較特殊時,教師就要做好觀察記錄,這樣我們才能更準確的判斷孩子的特殊行為的原因,是環境的變化引起的,還是家庭教養方式不當導致的,還是孩子本身的因素。如果是環境變化產生的特殊行為,老師就應該給予這個孩子更多的愛心和耐心,讓他適應幼兒園這個環境,給他安全感歸屬感,當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后,特殊行為就會消失;如果是家庭教養方式不當產生的,那教師就要與家長溝通好,耐心的幫助兒童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果是孩子本身的原因,通過多種教育方法后,孩子的行為還是沒有改善,老師就要仔細觀察記錄孩子的行為,詳細記錄孩子的特殊之處,這樣既方便老師評估,也能讓家長了解更多情況。
3.絕不隨便給孩子貼標簽
在這里,我要特別說明,我們只是老師,不是醫生或相關專業人士,我們的責任是發現孩子的特殊情況,并詳細記錄下來,與家長溝通,建議家長帶幼兒去相關機構檢查,早發現、早治療!老師不可以自己下定論,隨便給孩子貼標簽,要知道老師在孩子和家長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這也是我們老師的職業道德。
二、根據特殊兒童的情況,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
在教育特殊兒童時,教師應該先了解特殊兒童與其他正常孩子不同的心理特點,并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處理種種問題行為的策略、方法、手段不一樣,其結果就可能天壤之別。
例如,2014年我班上就有一孩子是位輕微腦癱的兒童,在面對這類兒童時,教師的耐心是首要的。因為輕微腦癱的兒童因發育遲緩,各種動作的發育均遲于同期健康兒童,肢體協調性也差,容易摔跤。一開始我特別關注她,一些生活上的小事兒,我都會安排小朋友幫她,一次上下樓梯時,她由于身體不協調,走得搖搖晃晃,我趕緊走上去,牽住她的手,她卻使勁撒開我的手,睜大了眼睛看著我說:“老師,我會自己走?!笔潞笪液軕M愧,反省自己的行為,我怎么做起了保姆式的教師呢,新綱要不是告訴我們如何要做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嘛,再說,越是特殊的孩子,越是需要正確引領。所以,之后的我就學會了放手,把她當成一個普通的孩子,讓她在班里像條快樂的小魚,自由自在的游玩。
再如,面對多動癥孩子,作為老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因材施教。多動癥的兒童自我管理和注意力比較差,其他能力,如繪畫、音樂或運動才能,在學校的學習中往往容易被忽視,但這些價值可能很好地展示在孩子將來的職業生涯中,教師必須從長遠的角度和非功利的角度來挖掘孩子的潛能。善于發現孩子的長處,并讓這種長處繼續發揚,降低對他們的過多要求,不拿他們與其他孩子相比。熱愛孩子、信任孩子、鼓勵孩子,這種信任和鼓勵對治愈兒童多動癥十分重要。
三、真誠與家長溝通,一切為了孩子
每一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所以當老師告知家長孩子行為異常,建議檢查時,相信大多數家長一開始都會排斥。甚至有些家長會罵“這個老師怎么那么沒有道德,自己沒能力教我家孩子,還說我孩子行為異常?!彪m然被誤解會令人覺得委屈,但為了孩子能健康成長,再委屈,教師都要不斷與家長溝通,取得家長的信任與配合。因為只有了解孩子行為異常的原因,才能為孩子制定適合他的教學方案。
本學期我剛好遇到一個孩子,他從小都是爺爺奶奶帶的,現在已經4周歲了,遇到誰都只會叫媽媽,語言表達能力也很差,與人交往時沒有眼神交流,不合群,容易生氣、尖叫,聽不懂老師說的話,還會打其他小朋友。我觀察了他兩周,在這兩周的時間了,我們也不斷教育他,可效果不佳。我根據孩子的情況,跟特教老師進行交流,特教老師建議孩子去做自閉癥的檢查。我將這個情況告知爺爺,但爺爺就覺得我們嫌棄他孩子難帶,不想要他。
于是,我約見了孩子的父母,因為孩子的父母年輕,受過高等教育,比較明白事理。在這次約見中,我把孩子兩周以來的觀察記錄表和我收集到的自閉癥的資料給他們看,讓他們明白,自閉癥的孩子在2到6歲是訓練的最佳時期,通過早期干預會有很好的改善,近年來,隨著診斷能力、早期干預、康復訓練質量的提高,對患兒進行長期系統的干預,可最大程度的改善兒童孤獨癥患兒的預后情況,部分兒童孤獨癥患兒的認知水平、社會適應能力和社交技巧可以達到正常水平,進入正常學校學習。如果孩子7歲以后才被發現,改善的空間就不大了,甚至還會造成終身殘疾,所以家長早發現是核心。
在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交流后,家長感受到老師的真誠,知道老師也是為了孩子好,怕耽誤了孩子治療的最佳時期,最后,家長同意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出來后,孩子被確診為輕度自閉癥,現在家長帶著孩子在康復中心進行康復訓練。看到家長為孩子走出這一步,我真心感到欣慰!
在這里,我希望每個特殊的孩子都擁有健康、快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