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中國,越來越多的人想要逃離城市的喧囂,期待回到鄉村,享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悠閑的生活方式。于是,一度“撤退”的鄉村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但是,放棄城市的便利、高薪和豐富的娛樂生活,回到鄉村去創業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1月下旬,“聊遍環球”演講活動在上海舉行。這場演講活動的主題主打“返鄉”創業,邀請到了返鄉自創業的平臺、電商、農業科技、社區營造等領域的4位創客現身開講。在演講過程中,嘉賓和現場觀眾展開問答互動,進一步激發了對鄉村創業前所未有的好奇和關注,激起了更多人對返鄉行為的關注和共鳴,重構人們對陽光、雨水和土地的信仰。
這既是一種個人的人生選擇,也預示著當前社會新一輪的發展趨勢。

陳瑤(i20青年發展平臺聯合創始人):農村需要我們的力量
2014年,我們發起了i20,i20的意思是“我愛你”,我們希望能夠在鄉村重新構建人和人的關系,重新構建人和土地的關系,重新構建人和自己的關系,我們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發起時候的期待,我們喜歡鄉村,我們也和鄉村經濟發展的生活方式分不開的。
我從小在武夷山長大,武夷山讓我看到了好山好水對人的滋養作用,但是在城市里,很多白領不愿意回鄉。
互聯網時代到了,我們有更多的選擇,互聯網時代帶給我們非常多的變化。比方說每個人可以是消費者,也可以是投資者,還可以是傳播者。現在大家都在用微信,從微信身上就可以看到變化是非常巨大的。還有一個,相信大家都會感覺到,雖然我們身在上海,但實際上時空對我們是沒有限制的。在上海,我可以了解到我在武夷山茶園的茶長得怎么樣,我也能知道我的茶的制作進程,所以說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時空。
現在,我們的溝通越來越便捷。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候,我們現在常說,要怎么做才能追求我們的理想。毫無疑問,這需要一些創新的精神。在座各位對創新感到興趣,我們雖然聚在上海,但我們都是來自全國各地,最后都來到大城市尋找自己的夢想。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會思念自己的故鄉。現在,我們會看到很多企業家越來越關注農村的發展,大家都在想,可以用什么樣的方式來發展農村。
如果說,白領來到城市打拼是向上運動的話,那么回到鄉村發展就是向下運動,向下運動加上互聯網創新精神是可以尋找到一片新的發展天地的,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可以看到許多人愿意選擇回去。其實,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做自己,愿意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愿意把自己好的感受去跟更多人分享。
大家知道生態環境的挑戰很厲害,我們自稱生態難民,還有一個是我們食品安全問題,這些挑戰讓我們反思,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愿不愿意去做一些行動,有沒有改變世界的決心。
農村需要我們的力量,鄉村創客的行動是非常有必要的,他們有人回鄉把農產品更好地賣出去,有人回鄉把土地更好地改良,這些都是很好的互動,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這樣的過程離不開我們的創新,我們要用創新的方式,讓人和人之間通過互聯網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故鄉生態環保的概念很重要,如果把污染帶回去那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的經濟也不會可持續發展,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尋找生態環保的力量,尋找文創的力量,尋找金融創新的力量,尋找更多聯結在一起、能夠互相信賴支持的力量,所有這一切都是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在自己的家鄉安居樂業,能夠更好地進行鄉村創業,能夠實現更多人的田園夢。
趙志祥(藏覓公社CEO):活下來,就是最好的商業模式
我從2013年開始創業,這兩年下來對我個人而言,最感興趣的就是如何活下來,對于藏覓公社而言,活下來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不是富二代官二代,那你跟我一樣,還是務實一點先活下來。
我為什么創業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自己的想法,有些人為了賺錢,有些人為了家人過得更好。2007年,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做戶外旅行,2009年賣啤酒,2011年開始電子商務,2013年做藏覓公社,這都是來源于我的興趣。
如果2013年在上海宜山路開的一家酸奶店沒有成功,就不會有2014年南京路的酸奶店,更不會有今年在廈門開的酸奶店,也不會有今年1月份開的這家店。當年,我們30個學生去西藏做了一場深度旅行,吃過一次酸奶后感覺被驚艷到,當時我就在想我是不是可以做酸奶。
我如果沒有活下來就沒有想象的空間,村子里年輕主力大多出門務工,只有老人與孩子在安慰著這里的時光與厚實的土地,我想包下這里的地,你若愿意,許你十里長青,七里花香,換得四季美食與樂趣。
這是情懷,但如果沒有活下來談什么情懷裝什么文藝。
如果當時我的酸奶店沒有成功,今天我也不可能在青海拿4000畝地做我們的公社,做我們的手工產品;如果沒有活下來,我不可能和我的好哥們一起重拾要創業的夢想……這一切基于在上海開的酸奶店。
我們南京路的店在蘋果店旗艦店的旁邊,喬布斯的價值是改變世界,我的價值不是想改變世界而是不想讓世界改變我,所以我們要堅持。去年6月份的時候,有人發起房車青海行動,我們跟他們聯系上之后,他們在青海做了接待的工作,如果沒有接下來車隊發到青海,我們也不會把他們帶到小村莊里面,如果我們自己沒有活下來,這40戶農戶更不可能分享我們成功的喜悅。我們的商業模式很有意思,每家8000多元的利潤分紅,有人說是O2O,有人說是B2B,我覺得沒有活下來,一切都是空談。
就像和媳婦談戀愛一樣,你只有活得好才能讓她活得好。
我們創業會遇到很多壓力,比如說家庭、現實,現在泡沫很嚴重,實體經濟低迷,所有東西結合起來就能一瞬間擊垮你。但是創業可以把每個人變成精神病患者,不要放棄治療。那怎么治療?興趣,你要習慣困難,堅持解決困難,要癡迷于自己做的事情,我們有句話說山不過來,我就過去,所以你只管堅持,老天自有安排。
這個是剛才我說的為什么要活下來,為什么說活下來是最好的模式,對藏覓而言,2015年最大的感觸就是活下來。我們是誰?我們是一群打了雞血并且有商業頭腦的文藝青年,鄉村創業一定要有商業頭腦。
徐軍(橙益公益發起人):用工匠的精神把產品做到極致
20年前,我曾經做過一件比較瘋狂的事情,1995年我離開了中國的航天部的第五研究院,第五研究院是造火箭的,我辭職之后到了中國最有活力的溫州,走進了一家民營企業,后來那家企業成為國內非常有影響力的服飾企業。
2015年,時隔20年后,我又做了非常瘋狂的事情,從原來的時尚產業想邁入農業,開始了鄉村創業。今年的中國,農業也是一個商業的機會,如果把中國的農業比喻成一只股票的話,這只股票已經低迷了60年了,我覺得應該有機會。
創客是一群開拓者,他們將是改變中國的一股重要力量。大家似乎覺得改變中國的應該是大企業,或者像喬布斯這樣的大人物,但是我覺得中國的農村有非常特殊的情況,要改變鄉村的面貌需要眾多的創客帶動,他們起的一點作用,就可以帶動一個鄉村的經濟發展。事實上,我們希望利用創客能夠帶動鄉村的發展,能夠通過創客力量改變我們鄉村的面貌。
我覺得創客要立足,就真的要把產品做好,要有一種極致產品的情懷。有人問我們:你們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我覺得是能夠把產品做到極致的好。極致到底是多好?我的理解就是永無止境地把產品做好。
匠心是什么?匠心就是具有永無止境把產品做好的能力以及心境、態度,這就是我今天為什么特別強調這個,只有這樣我們平臺才能夠形成平臺的競爭力。
我們平臺將是一個優選的農產品平臺,這個平臺上聚集了一幫具有極致匠心的創客的產品,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有真正的競爭力。當然在這樣的情況下可能我們的產品價格也會略高一些,所以說我們這個平臺的定位是面向城市中產階級,而且是具有一定社會責任感的人。
我覺得創客還需要社會更多的關注,除了我們i20平臺以外,我們今天走到這里來也是在做自我宣傳,目的也是引起目標受眾更多的關注以及支持,今天尤其是在這幢樓里上班的人,可以這么說是我們未來創客農產品平臺非常精準的一個用戶群體。
岑瑞慶(烏鄉古法紅糖創始人):要想走得遠,就得一幫人走
我是學心理學的,2010年考心理學時,我的父親就說過,心理學沒有什么用,還不如回家種田。當時我是這么想的,父輩一直都是農民,我父親是個退伍軍人,當過兵,做過鄉村教師,但是后來還是回家耕田種地生了一群小孩。
我是家里最小的,我能理解父親的希望,他不想我們再回去種田,種田是很辛苦的。
但是我心里一直有一個疑問,我是誰,我要去哪里?這個疑問我一直想去解決,所以我選擇了學心理學。在學心理學的三年里,我經常和自己對話,因為我學的是催眠,所以經常會和自己對話。畢業的時候,有很多選擇,可以留在學校里面做老師,但是我還是想回去做我想做的事情。我內心想要的生活很簡單,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有自己的地方,吃得放心睡得安心,就這么簡單。所以我就回去重新認識農村,重新認識我們的農作物,其實我覺得過程很簡單,也不是說要放棄多少東西,想要的東西才最重要。
我回去創業的第二年,遇到了我們的付叔,然后就開始了紅糖項目。付叔是我們那邊的古法紅糖師傅,第三代人,古法紅糖在我們這里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我當時找到付叔的時候,他說,只要你愿意學隨時都可以,我就開始學,從甘蔗種植到工藝的流程親自去學。
很多人問我們,我們做出來的紅糖有什么特別方法,其實沒有,就像付叔說的,用自己口感去試,用心去做,就這么簡單,自己喜歡別人肯定也會喜歡。
今年是我創業第四年,這個過程中我覺得手藝本身能帶給我們很強大的力量,對村民來說能夠有一份不錯的收獲,對我們這些返鄉的青年來說能夠找到一條回鄉村的道路。雖然說現在只有十來戶人,但對我們村子來說也是很好的開始,許多小孩以前在村里都是留守兒童,但是我做了這個事情,他們就在改變。
我老爸經常跟我講,要想走得快,就一個人走,要想走得遠,就得一幫人走。
我們現在是四個合作伙伴一起合作,還有16個村民跟我們一起干,在這個過程里面,我的家人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和支持,特別是我媽媽,她經常和村里種甘蔗的農民說不要放農藥,辛苦一點就好了,所以我很感激我的母親。村民其實也很簡單,他們希望說有一天大家回來和他們一起做這些事情。
這就是我,這就是我在做的事情,我希望通過我一個人的力量去改變,哪怕有一點點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