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之前,是學生近視眼發病的高危群體,長時間的從事學習和近距離用眼,眼睛睫狀肌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容易引起調節性近視。
在眾多的近視患者中,除少部分人是遺傳因素引起的,大部分是后天用眼不當造成的。不良用眼習慣是青少年形成近視眼的罪魁禍首,所以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才能避免近視或者使近視得到抑制或改善。
一、加強規章制度建設,規范管理“防近”工作
1.將學生視力保護工作納入學校管理、教師管理和班級管理內容
按照《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崗位職責》,落實各有關部門和人員的職責,并作為年終考核、班級評優評先的依據,以此形成學校領導、教師、學生人人重視,齊抓共管的“防近”工作機制。
2.制定科學規范的學生在校作息制度
嚴格按照規定的課程計劃,安排每周課程和作息時間。依據學生學習和生活規律,按照靜動結合、視近與視遠交替的原則安排每天課程與活動。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10小時,初中學生9小時,高中學生8小時。
3.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切實做到不拖堂。嚴格控制考試的科目與次數,限制課外作業量。不隨意增加學科教學學時,不占用節假日、雙休日和寒暑假組織學生上課。
4.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
將每天兩次眼保健操時間納入課表,組織學生認真做好眼保健操。
5.根據教室采光照明情況和學生視力變化情況,每月可調整一次學生座位
根據學生身高變化,及時調整其課桌椅高度。
6.建立視力定期監測制度
每學期對學生視力狀況進行兩次監測,做好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新發病率等各類指標的統計分析,對有視力下降趨勢和輕度近視的學生進行分檔管理,并有針對性地實施相關“防近”措施。
堅持學生每天1小時體育鍛煉制度
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認真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戶外體育活動,切實保證學生每天參加一小時體育活動。
二、開展視力保護宣傳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
按照《中小學學生預防近視眼基本知識與要求》,在學校師生及家長中,廣泛、深入開展視力保護宣傳教育。
每月利用廣播、宣傳欄等多種形式,經常性宣傳科學用眼、預防近視等眼保健知識,培養學生愛眼、護眼意識,養成正確的讀寫姿勢和用眼衛生習慣。
每學期開學初和學期結束放假前,通過品德與生活課或體育與健康課、主題班隊會等,集中對學生進行一次保護視力教育,使之與經常性“防近”宣傳教育有機結合,促使\"防近\"宣傳教育經常化、制度化。
教師應將培養學生良好用眼衛生習慣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中,隨時糾正學生不良讀書寫字姿勢,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和行為。課間督促學生到室外活動或遠眺。
通過家長會、家長信等多種形式向家長宣傳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的知識和方法,指導和督促家長為學生提供有利于視力保護的學習環境、控制學生近距離用眼時間(看書、寫字、看電視、用計算機時間達45分鐘,應休息10-15分鐘時間)、及時糾正不良的用眼衛生習慣、視力下降時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
三、積極改善教學條件,為學生創建良好的視覺環境
1.保證教室內所有學生合理的用眼距離
教室前排課桌前緣與黑板應有2米以上距離,后排課桌后緣與黑板的水平距離:小學不超過8米,中學不超過8.5米。
2.按國家規定的標準要求,提供與學生身高相符合的課桌椅
每間教室內應預置1-3種不同型號的課桌椅,或配備可調試課桌椅。
3.教室黑板應完整無破損、無眩光
掛筆性能好,便于擦拭;黑板下緣與講臺地面的垂直距離:小學為0.8~0.9米,中學為1~1.1米;講臺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為1.2米。
4.教室采光應符合國家相關衛生標準
單側采光的教室光線應從學生座位左側射入,雙側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應設在左側;教室墻壁和頂棚為白色或淺色,窗戶應采用無色透明玻璃;教室采光玻地比不得低于1:6。
四、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1.鍛煉身體,增強體制
人是統一的整體,如果身體狀況不好,就會影響視力。如患有貧血、神經衰弱、營養不良、內分泌紊亂、或全身發熱疾病期間,視力一般都要比平時要差。當情緒低落、睡眠不足、長期生活無規律時,我們也感到視力會有下降。因此我們應該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制。同時,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睡眠。
2.注意營養、不要挑食
眼球發育需要充分、全面的營養。營養物質的缺乏,如蛋白質或維生素的缺乏都會成為近視的誘因。為保證眼球的正常發育,平時要平衡飲食,合理營養。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疏菜、水果、動物肝臟以及富含高蛋白的魚、肉、奶等,一般來講,少年兒童只要不挑食,都能吸取到眼球發育所需的養分。
3.改善照明、端正坐姿
最理想的光源為自然光源。不良的光源會在不知不覺中對眼睛造成傷害,太強或太弱的光對眼睛都是有害的。大量研究表明,學生的近視和夜間長期應用不科學照明光源有直接關系。因此,燈光照明一定要特別注意,要選擇良好的、亮度足夠照明燈具。
讀寫姿勢要端正。眼睛離書本1尺遠;這個距離符合眼的調節生理機能,可以使眼肌的調節緊張度達到最小的程度,能減輕眼睛的疲勞。要保持良好的讀寫姿勢,則必須糾正不良的習慣,如歪著頭,斜著眼看書寫字,或躺著看書,或走路看書,或在震蕩、晃動的條件下(如車船上)或黃昏時看書等。
4.節制看電視、用電腦
電視、電腦進入家庭,孩子可以從中增長知識,開闊眼界。但它們因為光線強,圖像有閃動感,看的時間過長,導致眼肌調節緊張和疲勞,就會損害視力,產生近視。因此看電視要有節制,注意調節好電視的亮度,距離要適當,位置一般保持和電視的距離為3米左右。和電腦的距離保持在50-70cm左右,看電視、用電腦的持續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1天不超過2小時。連續用眼中間要休息10-15分鐘。
5.經常望遠,做眼保健操
用眼不要持久戰。一次連續近距離用眼中間要稍事休息,時間不應過長,青少年一般不超過1小時。積極參加戶外活動,以求經常性地增加視距,開闊視野,放松調節,維持正常視覺功能。
經常進行眺望遠訓練。在具體的實踐中形成可以多樣。如可以眺望遠處的樹木或建筑物,也可以在夜晚辨認那滿天的星斗。
經常做眼保健操。正確的眼保健操能夠消除疲勞,增強眼部血液循環,放松眼肌,對近視的防治有積極的作用。
定期視力檢查,最好每隔半年檢查一次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