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作為人類的一種特有行為,多層次多側面反映著社會文化現象。它是人類傳播美術思想、美術知識、美術歷史和美術技能技巧的產物。在現階段,美育越來越成為中學素質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在對學生的培養教育中,如何引導學生以審美的眼光來看待社會、看待生活,這是美育教學中的關鍵問題。本文即是對這類問題的一點探討。
美育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與美術創作相比,更具包容性。它既包容對人們有意識,有目的的造型訓練,又包括提高人們的審美欣賞能力,以及對個人品性與情操等方面的培養與完善。其內容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是指普及性的美術教育工作,是面向社會全體成員普及美術知識;另一方面,主要是指專門的美術職業化教育,通過特定人群進行系統的美術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訓練,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相當文化修養和創作能力的美術專業人才。前者主要依靠包括中、小學在內的美術課程和公共教育體系來完成,后者則主要依賴中、高等美術專業教育來實現。
顯然,在本階段,進行高中美育教學的目的是通過普及美術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并對個人品性和情操等方面進行培養與完善。那么,如何來實現這一點呢?這就要了解一下美育教學的特點:首先,美育的教學方式與其他學科有很大的不同,這是由它的性質決定的。舉個例子:一位滿臉皺紋的普通老人,生活中很少有人會覺得他美,但在藝術家眼中,一方面,老人的皺紋在形體上使臉部形體更豐富,這是外在的美感體現;另一方面,老人臉上的皺紋代表了他所經歷的生活滄傷,這是內在的美感體現。因此,美育教學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力求能在平凡的生活中發掘出美來,進而能以審美之心來看待生活,這樣才能培養其品性,完善其情操。正如我國著名的藝術教育家豐子愷先生所說:“我教藝術科,主張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間接效果;不求學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畫,單求涵養其愛美之心,能用作畫的一般的心來處理生活,對付人生,則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為藝術最大效用。”(《豐子愷論藝術》)其次,美的事物在生活中處處都有,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和欣賞。因此,人們認識美、發現美和鑒賞美的能力并非天生的,而是要通過學習和訓練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強的。雖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對美的內涵的認識卻大相徑庭,審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異,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強審美素養,就必須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斷積累和升華對美的體驗。這種體驗主要依靠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加以引導而得來。
高中美術欣賞課相對來說,是一門比較輕松的課程,其特點就是用生動直觀的形象感染學生,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接受知識。那么,如何較好完成美術課教學,并引導好學生的審美取向呢?我認為,主要應做到以下三點。
一、教學方式多樣運用
我在剛開始進行美術教學時,曾經和語文教學一樣講滿一節課,希望以豐富有趣的美術常識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知識、民族風俗等內容來充實學生的頭腦,引起其學習美術的興趣。但不久就發現學生的注意力并不能貫穿始終。而且,這種講法更是有單調之處,難以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以后的課中,我又把很多的范圖集中在一節課給同學們欣賞,希望能通過方法的改變來達到引導的目的,但效果同樣不很理想。后來,有一次在講《美術作品的形式美》這一節時,為了讓學生理解構圖這個概念,我讓5位同學分別到黑板上將6個蘋果組成一個構圖形式,卻發現課堂氣氛格外活躍,從而得到啟發,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多讓學生參與,并通過講授、出示范圖、在黑板上范畫、放映幻燈片、向老師提問等形式不斷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其課堂注意力一直集中并跟著老師的引導走,從而達到了較好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又發現了更多、更有效的教學方式。
二、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在使用傳統教學手法時,常常會受到許多條件的限制,如范圍小、直觀性不夠等,特別是在教授美術技法時局限性更大。一方面學生要準備許多工具;另一方面又沒有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操作。這就需要用一些現代化教學手段來補充。
三、注重對審美情趣的引導
在現代社會中,學生的欣賞面極廣,他們可以看電視、看電影、看書、上網……無論哪種方式都可以讓他們獲得超量的信息,而高中生的辨別能力還是不很明確的。所以,美術欣賞課教學還要注重對學生審美情趣的引導,無論是運用多種教學方式,還是運用現代技術,都要體現這一特點。否則,美術欣賞課教學培養學生愛美之心、并以愛美之心看待生活的目標就無從實現。
在高中生中,有的學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美術素養和藝術鑒賞力,美丑不分,在欣賞美術作品中的人體繪畫時忸怩不安,或想入非非,很不好意思,而對偷看淫穢畫刊卻津津樂道、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也的同學迷戀于動畫片中,分不清現實與虛幻,學習動畫人物的動作、語言,一心想扮“酷”。要通過教師講解來引導學生的審美方向。讓他們明白人體繪畫是為了突出表現人體美和人的內在活力,與淫穢畫刊尋求感官刺激的目的是不一樣的。讓學生通過對具體形象如人體的點、線、面組成;色彩、形體、結構、空間等繪畫語言的了解而提高自己的鑒別水平,從而升華自己的審美情趣,進而達到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能夠欣賞美、注意發現美,最后能夠自己創造美的美育教學目標。
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是注重美觀性、直觀性的教學,它的教學方式主要圍繞提高學生審美水平著手,在教學中是對全體學生進行美術文化素質教育的必修課,不可缺少,也不能過分強調。否則就會違背美術教育是為了提高學生文化素質和藝術修養這一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