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牧區寄宿制學校的管理不同于其他學校的管理,學生既要在學校學習又要在學校生活。因此,寄宿制小學的教職工既承擔著教育教學的任務,又承擔著教學外全天的后勤安全管理任務。尚若寄宿制小學的各項管理不完善、不成熟,將影響學校工作的各個環節,制定切實可行的人性化、合理化的學校管理制度,將對寄宿制小學教育教學及后勤管理等環節及教職工的責任性、積極性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生很大影響。
【關鍵詞】牧區;小學;管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個地域不同資源結構的迅速改變,一批農牧區寄宿制小學應運而生。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寄宿制學校的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寄宿制學校的教育優勢,推進學校辦學水平的提高,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當思考的問題。牧區小學寄宿制,是欠發達地區為了調整學校布局而實施的。牧區小學實行寄宿制辦學不但解決了制約布局調整的一個瓶頸問題,而且也拓寬素質教育的時空,提升了素質教育的實施水平,為全面提高農牧區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和發展平臺,是促進牧區小學素質教育的有效舉措。牧區人口比較分散、地形復雜、交通不便,加大了校家距離。學生在上學、放學途中耽誤了很多寶貴時間,來到學校又疲憊不堪,對教學影響嚴重;時代特色的“留守”學生又比較多,在家與監護人缺少溝通不能進行有效管理,容易形成行為隨便的不良習慣,影響在學校的學習。然而,在路途中又隱藏著很多不安全因素,又讓校方和學生家長提心吊膽。為了學生減少不安全因素,學生溶入集體生活,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又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重新合理規劃學校布局,是迫在眉睫的任務,在沒有更好的方式方法之前,寄宿制學校是比較理想的模式。目前,大多數鄉鎮學校都采用寄宿制。國務院加強農牧區寄宿制學校學生宿舍建設,同時加大對住校生的生活補貼,農牧區學校必然住校生增多。
一、“以人為本”,制定人性化、合理化的管理制度
任何制度制定出來后最重要的是落實和實施,紙上談兵的話再好的制度也無法起作用,因此我們把這些制度張貼在每個宿舍,每天值班老師都會根據這些準則督促和幫助學生執行,讓這些制度更快地落實到位。
二、生活指導教師要指導每一位住校生養成良好的食宿習慣
生活指導教師首先要擁有高度的責任感、事業心和愛崗敬業的精神。只有自身素質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對待學生的生活,親歷親為,實事求是地做好每一件事,學期開始的時候指導教師布置好宿舍,為學生營造一個干凈舒適的生活場所,讓學生和家長都放心。學生住進宿舍之后,根據學校的住宿條件合理利用空間,為了便于管理,我們將學生的生活用品加以編號(如臉盆、牙刷、飯盒、背包、床單、被罩、枕頭、枕巾、暖水瓶、毛巾、小凳子等),按照編號順序整齊地擺在指定位置,指導學生按照要求努力達成“一條線”的成果,即“碗筷一條線、背包一條線、毛巾擺放一條線、暖水瓶擺放一條線”,水滴石穿,時間久了,學生良好的習慣也就漸漸形成了。但是學生畢竟還小,這個習慣的形成還需要指導教師的精心引導,除了按時給學生發放生活必需品,還要定時監督學生剪指甲、換洗被褥,教學生疊被子、鋪床單、整理自己的物品、打掃衛生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學生生病要及時送醫院,并與學生家長聯系,讓學生時刻可以感受到溫暖和關懷。
生活指導教師不但是教師,還要做學生的親人和朋友,耐心地講解、嚴格地批評以及無微不至地照顧,都是必須的。只有和他們建立和諧的關系,才能更好地照顧他們。當晚上去幫學生蓋被子時,聽到他們在睡夢中錯把我們叫“爸爸、媽媽”的時候,我想沒有人不會感到欣慰,看到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每個教師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