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它特有的魅力,在新課程的熏陶下,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我們的課堂教學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往的“鴉雀無聲”變成了“暢所欲言”,“亦步亦趨”變成了“自主探索”,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教學氣氛異常活躍。課堂教學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個教師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社會、家長對學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每個教師的責任,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首先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數學煥發強大的生命力?
一、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單調枯燥的學科,如果某位學生的數學基礎差,而且對學習數學又沒有興趣,那么上數學課對該學生來講是一種負擔也是一種痛苦。正如一位名人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實踐證明,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來自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自主學習中獲得成功的感受,在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進入愉快、歡樂的最佳狀態。
二、情境創設的有效性”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點和優點之一就是許多知識的引入和問題的提出、解決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開的。因此,精心創設情境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教學策略。
三、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動手實踐
數學教學要取得好的課堂效率,必須要引導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活動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在此,我們特別強調會做,因為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將所學知識消化、貫通;通過實踐,學生在“觸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
比如在教學而年級下冊觀察物體這一單元的鏡面對稱的特點是,可以讓學生自帶一面小鏡子。首先,讓學生照一照身邊的物體、數字、人在鏡子里的成像,這時會有學生發現:“鏡子里的數字倒了。”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疑問繼續追問:“怎么樣倒了?是上下倒了還是左右倒了?”這樣一步一步的引導就可以讓學生很容易了解鏡面對稱的特點。其次,讓學生在課后看鏡子里的數字或時間,運用兩次鏡子的成像將原像還原。這樣的動手實踐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感知、理解新知識,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四、靈活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不斷更新,我們的教育技術也隨之現代化,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代替了傳統教育的小黑板、掛圖等教學手段,使課堂教學由“靜”變“動”,這是教育的進步。應該說計算機輔助教學作為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與常規教學手段相比有其獨特的優勢。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思維程度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使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恰到好處,這樣才能發揮其優勢和特長,才能促進學生積極思維。”
五、注重教學反思,促進課堂教學質量
記得有人說過“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因為我們的教師不是圣人,一堂課不會十全十美。所以我們自己每上一節課,都要進行深入地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找出有規律的東西,在不斷“反思”中學習。以便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六、課堂練習的有效性
數學課堂練習是一堂數學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進一步深入理解知識掌握技能技巧,培養積極的情感態度的有效環節和決定途徑。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應注重課堂練習有效性的提高。而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精心設計練習;
(2)讓學生做練習的主人;
(3)提供足夠的練習時間和空間。
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始終追求的最理想效果。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只有我們不懈地追求我們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會真正全面的提高教學質量,把實施素質教育落到實處。